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我国农机零部件工业的现状和发展


陈志

自本世纪以来,由于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机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农机零部件企业也经历了不同寻常的黄金增长期,零部件企业享受到了农机高速增长带来的丰硕成果,大批农机零部件企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得以快速的发展和进步。

我国农机零部件工业的现状

农机零部件是中国农机工业的基础,其发展是农业机械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零部件的发展推动了农机产品的升级换代,促进了农机工业的进步。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全、具有现代化加工手段、市场采购响应敏捷的零部件行业,为主机配套了发动机、液压件、车桥、轮胎等系列产品。农机零部件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发展,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粮食九年连续增产增收做出了贡献。

中国农机工业总产值2004年为895.8亿元,2011年增长到2890亿元,年平均增长27.9%。农机工业的繁荣和保有量的大幅增加,也带来了农机零部件行业的高速发展。其年产值也从2004年的74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12.4亿元,平均年增长率高达57%。零部件的增速高于农机行业增速,也标志着零部件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快速提高。以上数据只统计了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按照零部件约占主机60%的产值比例计算,全国农机零部件2012年的总产值应该在1800亿元左右,已经成为颇具规模的行业。

2012年,全国农机零部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16家,比上年新增37家,零部件企业占农机企业的17%。2012年1—8月全国零部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1.9亿元,同比增加22.66%。零部件在农机工业12个子行业中产值排名第四。

在国内几个农机工业大省,零部件产值同样名列前茅。山东省零部件产值占行业份额的36.4%,河南省占20.3%,江苏省占14.9%,不是农机工业大省的辽宁省零部件产值排在了行业第五位。农机零部件成为各地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地方已经和正在形成有特色的、产品集中度非常高的零部件产业集群,在企业规模和就业人数方面都居全国领先水平,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农机是比较复杂的特殊机械,任何农机制造企业都不可能自行制造全部零部件,必须由为数众多的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配套。现在,我国的零部件企业已经围绕主机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外购、外协配套供应体系。

国外农机品牌零部件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大降低了引进主机的制造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国外农机品牌零部件在我国国内采购份额的逐年增长,加快了其产品本土化的进程。外资企业品牌零部件中国制造和销售,很好地提升了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外资企业在中国采购,也帮助零部件企业在管理能力、质量控制、产品技术进步、社会责任等方面得以快速提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企业开始涉足国外市场,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同时外国企业在国内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外资农机零部件企业有15家,产值已占行业的12.6%。今年上半年全国机械工业十三个行业中,有十一个行业出口增速均有回落,而农机零部件出口增速不减。农机零部件2004年出口交货值仅为1.4亿元,2011年出口交货值为12.4亿元,年增幅平均高达98%,出口120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农机零部件企业,多数是先从主机厂获得生产订单、协作生产,得以创业和起步;在企业产能扩大后,再向更多的主机厂转移技术和配套产品;进一步开始研发新的农机零部件,又反哺和助推主机企业的产品升级。所以,农机零部件企业既受益主机企业的快速发展,又为主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今年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通过推荐和评审,授予开创装备科技公司等23家企业为“中国农机零部件龙头企业”称号。零部件龙头企业代表了行业的先进水平和发展成就。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将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核心企业,扶持具有竞争能力的大中型企业,通过他们引领零部件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农机零部件行业的特点

我国农机工业发展过程中,往往是主机拉动零部件的发展,零部件企业做大后,又很快进入主机行业。目前,国家对购买农机产品实行30%以上的财政补贴、对农机生产企业实行13%增值税的优惠税率、对农机批发零售企业免征增值税。而农机零部件企业既不能享受财政补贴,也没有税收的优惠。因此,国外和国内资本对零部件的投资力度相对较弱。同时,零部件销售没有税收优惠,利润微薄而费工费力,经销企业在销售主机的同时不愿代理销售零部件,农机零部件的流通与主机相比有较大差距。此外,零部件行业尤为缺乏有规模、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企业的产值仅占行业总产值的4.8%。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 核心 竞争能力 技术改造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