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三十年,我与农机化改革同行(一)


郭子超

困境中的希望与前景

1977年6月,在全党大办农机化的高潮中我半路改行,选择了农机化事业,从此成为了“农机人”。

历史的巧合,也是历史的机遇。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小岗村为代表的“大包干”,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大潮。安徽成为农村改革的发祥地,也成为农机化改革的发祥地。农村改革至今已30年了。在这30年里,我有幸参与了农村改革和农机化改革的全过程,目睹了农机化工作的兴起与发展。我怀着对农村改革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参与意识,深入实际,深入农村,精心总结农机化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认真研究农机化发展中的政策,热情讴歌农机化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在300多万字的文稿中,有的准确体现了发展的趋势,有的正确反映了农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有的切中时弊地暴露了存在的问题和根源,多次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内部参考》和中纪委《情况汇报》以及农业部、省委省政府的内部刊物采用,受到中央、农机部和省领导的重视,并得到胡耀邦、胡乔木、王鹤寿、杨立功、以及张劲夫、黄璜、王太华、回良玉、张平等领导的批示。这些调查报告,为党和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了依据,为农机化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不断地升华了自己的思想和认识。

三十年来,我对农机工作一往情深,带着感情、带着理想、带着追求,始终如一地进行着调查研究。回顾总结三十年来自己调查研究的历程,倍感亲切、倍感欣慰。

1979年初,当以分田到组、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大包干”责任制刚刚推行的时候,农村出现了拆、分、变卖农机的情况,人们对农机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权威人士也在报刊上发表谈话,断言“中国不可能在一家一户的基础上搞农机化。”

当时的形势确实让许多人看不懂、看不透,产生迷茫、悲观情绪。有的生产队把拖拉机折价卖给农民,有的生产队把机械拆成零件分给农民,有的甚至把拆散的零件扔进水塘里,让农民下水摸,谁摸着归谁。有人说“包产到户,无机无路”;也有人说“小毛驴青云直上,拖拉机离职休养”;农机供应系统的职工说,“包机到人,农机关门”。很多人对农机化的前景忧心忡忡,他们把农机化的前景比喻为玻璃瓶里的蝴蝶——前途光明,走投无路。

到底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农机化的前途到底是明?是暗?我开始了广泛的调查,听取、分析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说法。另一方面,在调查中注意全面了解情况,既调查发展农机化的有利因素,又搜集不利条件。

然而,就在实行“大包干”较早的沿淮地区,出现了农民独户或联户集资购买拖拉机的情况,农忙耕田,农闲运输。在一个村或一个乡,只要有一户农民带头购买拖拉机,便有许多农民跟着购买。于是,我看到了农机化的前景和希望,便写了一篇题为《农业机械化的希望和前景》的调查报告,发表在《农业机械》杂志上。在文章中,我提出了四个与当时流行看法截然不同的观点和结论。

第一,农民拆、分、卖农机是正常的。我把它归结为是对过去官办机械化的扬弃,是对过去农机管理不善、维修费用高、增加了农民负担,或是购买了不适用机械之行为的一种矫正。第二,农民集资购买农机是农民发展生产的选择,体现了农民的自主权。讲究实惠的农民在选择生产工具时,是从生产上是否需要,资金上是否可能,使用上是否划算等方面综合考虑的,需要时就买,不需要时就卖。第三,农民由拆、分、卖农机到合(合伙购买)、修(修复旧机)、买(独户购买)农机是对生产工具的一次自发调整,调整的结果既对农业生产有利,也使农机化的发展更加扎实有效。第四,农民自发地集资购买农机,说明农机化充满了希望和前景。

 

改革中的正义与热情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出现自发联户集资购置农机的现象。就当时农机化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有重点地对沿淮、江淮和江南的一些县进行了调查。当时的农业生产形势十分喜人,油菜、小麦丰收,在地作物生长茂盛,农民欢天喜地。用农民自己的话来说,“政策好,天帮忙,包产到户多打粮。”农机化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适应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农业机械在调整中发展,小型拖拉机、小型配套农机具、小水泵增加迅速;农民联户购买农机的模式受到欢迎;部分农村集市出现农机自由市场。特别是不少农民反映,他们买机时顾虑重重,有的想买不敢买,担心买了机器无处学技术,领不到行驶证,入不了户,得不到计划供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拖拉机 农业机械 耕地 农业生产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