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种好“生态梨”,收入节节高


  “马上就要采梨了,这段时间得格外小心管理。”6月28日上午,在重庆市巴南区二圣镇集体村的一片梨园中,村民余明兰正忙着为自家的梨树修枝。虽然这对她来说是个熟练活,但她仍然十分的小心,就怕伤到树上还只有鸡蛋大小的翠冠梨。

  余明兰说:”现在的生活好了,这些梨树是我家收入最大的‘功臣’。”

  二圣镇集体村位于巴南天坪山上,过去,当地村民收入大多依靠传统农业,由于效益低下,不少村民都外出务工,很多坡地都长满了杂草。为了改变这一状况,2003年,集体村开始发动村民种植早熟的翠冠梨,余明兰也是从那时起,从半山坡搬迁到平坝子,和梨树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我丈夫外出务工,我必须留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我就觉得,种梨子总能增加点收入,所以,家中的四亩地全都种上了梨树,但没想到,事情却是一波三折。”说起自己种梨的事,余明兰满是感慨。

  起初几年,二圣翠冠梨销售还不错,后来,随着果树的逐渐老化,加上传统的管理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翠冠梨开始走下坡路。2011年时,翠冠梨每斤只能卖到一元多,由于无钱可赚,集体村大片梨树处于“无管护、无产出、无效益”的“三无”状态。

  为了让梨园重新焕发生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巴南区精准施策,启动了“生态治果”工程,制定了生态梨园生产技术标准,从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杂草控制、农业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对梨园进行生态化改造。

  “这是我们栽种的生态植物篱,可以将梨园保护了起来。”在余明兰的梨园里可以看到,高约80厘米的植物篱,将梨园和公路、农房等进行了隔离,这些植物篱不仅能阻隔水土流失,其果实成熟落地后,还能成为天然肥料。梨园里还配套了灌溉管网、排水沟渠和缓冲沟塘,满足生态拦截和排灌需要。

  文/图 张国勇 王翔

  余明兰在梨园修枝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翠冠梨 外出务工 传统农业 果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