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现代大农业的“双辽试验”


中化农业的除草高科技也让农民“称奇”。李继光告诉记者,过去除草,一垧地要800斤水。而中化农业双辽公司用400斤就够了!原来,中化农业技术人员改装了传统的植保机械,喷雾更加均匀,不仅药效好,而且节药节水节工。同时,根据草相、草龄、苗龄调整配方,让药剂更有针对性。此外,通过加助剂大幅提高药效。“用我们的方法,药量减少20%以上。”秦昊东说。

在施肥上,中化农业也与此前大不一样。秦孝斌说,过去买肥,不小心就会遇到假劣产品。现在中化农业统一包了,质量无忧,用肥量也从一垧地2000斤降到1600斤。据了解,中化农业双辽公司采用智能配肥直供模式,根据地块养分差异、目标产量和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制定包括拌种肥、口肥在内的全程肥料施用方案。

农业要现代化,一方面呼唤专业化,另一方面要求机械化。记者在中化农业双辽公司采访时看到,除了前述先进的籽粒机收装备,院子里停满了液压翻转犁、深松和镇压一体机等。中化农业农机事业部技术员陈伟告诉记者,中化农业通过自购农机具,同时整合社会资源,已经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得益于此,2017年,中化双辽公司以不到20人的团队,全程托管了1.9万亩耕地、半程托管耕地15万亩。

种好地更要卖好粮

近些年,受进口冲击和收储政策改革影响,玉米行情一路下挫,种植效益每况愈下。如果土地托管不能实现农民增收,那么寄望于托管带动规模经营便沦为空谈。

金铁英认为,土地托管要增收,除了种植过程机械化和科学管理,种植前端和后端环节过多,同样严重制约了增收。在种植前端,中化农业双辽公司绕开从经销商到零售商多层级的农资流通渠道,采购高性价比的种肥药,大大降低种植前端成本;在种植后端,去掉粮贩等环节,与粮库、粮食加工企业对接,实现优粮优价。

目前,中化农业双辽公司与中储粮双辽直属库顺发长农业有限公司、中粮生化、新希望集团等已建立产销对接,玉米籽粒机收以后,便直送下游企业。李继光的玉米就是这样从地头销售出去的。“以前每年都要把30多万斤玉米运回家,堆得遍地都是,既怕遇到雪天没东西盖,又怕捂坏粮食,情急之下赶上啥价都卖。”

土地全程托管后,不仅卖粮难迎刃而解,还能卖上更高的价格。金铁英透露,针对全程托管的农户,中化农业双辽公司今年按照比市场价每斤上浮2分钱的价格收购。同时,较之于过去分散种植导致品种多乱杂,统一托管后,因为产量大、品种集中、质量稳定,收购商愿意给出高价。

土地托管,增收才是硬道理。据中化农业双辽公司测算,通过农资节本、植保丰产、品质提升和产销对接等,每亩增收计257.9元,今年全程托管的1.9万亩耕地,合计为农户增收260余万元。

让农业更美好

“双辽试验”不仅带来增产增收,还为绿色农业探出一条新路子。双辽市委常委、王奔镇党委书记谭成刚表示,土地托管好处多,既能保证粮食安全,还能有效实现秸秆还田。据介绍,中化农业双辽公司因地制宜摸索出三种秸秆还田模式,包括翻耙模式、松耙模式和秸秆归行模式。玉米收获同时,实现秸秆破碎并还田,既解决了秸秆焚烧产生的污染,又能提高地力。

谭成刚说,一家一户的农业经营模式正在显现弊端,土地集约化是必然方向,政府部门计划将逐屯逐村开展宣传,先在若干个村进行整村托管,辐射带动周边农户。

“双辽试验”作为中化农业MAP战略的样本,承载了央企转型的胆略和决心。“中化农业MAP战略将以中化现代农业综合种植技术服务为核心,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和社会资源整合,推进中国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让环境更持续、农民更富足、农业更美好!”中化农业MAP事业部吉林区副总经理杨晓丹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土地 耕地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