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陕西农心用实力防治赤霉病



□本报记者胡元珏

3月31日,由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陕西农心作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陕西省小麦赤霉病科学用药技术培训会议在西安召开,与会专家围绕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常用药剂防效与抗性问题、赤霉病自动化监测技术以及农心公司小麦赤霉病防控方案及“实粒”田间应用技术等热点内容分别做了精彩报告,来自全省50余位基层植保站工作人员及200余名当地小麦主产区的经销商、种植大户参加了培训。

近年来,我国黄淮冬麦区赤霉病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并呈现北扩西移状态,已成为黄淮麦区常发性病害。据有关数据统计,小麦赤霉病2005年~2010年均发生面积6196万亩,2011~2016年均发生面积8632万亩,6年增长近39%。

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站长范东晟介绍,去年冬季气温偏高,今年春季雨水相对充沛,造成了今年全省小麦病虫害严重,赤霉病局部偏重发生。据悉,2016年陕西省小麦种植面积1605万亩,病虫害发生4573万亩次。目前全省小麦赤霉病从偶发区向常发区转变趋势明显,由南北向发展明显,且穗腐、茎腐、根腐混合发生。他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各级植保站工作人员能及时了解最新的植保技术,努力提高小麦赤霉病监测、防治技术最近进展、田间试验、预警系统等专业知识水平,加强宣传,提醒农户积极开展防治,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组织的重要作用。

陕西农心作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敬敏介绍说,小麦赤霉病不仅造成小麦减产30%~40%,还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对人畜健康构成威胁。公司与江苏苏研农药有限公司合作,多次与农技中心、陕西植保站、多家农业大学等科研院研讨,最终研发了小麦赤霉病的专用药剂———“实粒”(20%氰烯·己唑醇悬浮剂)。该产品2013年上市以来,全国累计推广面积约400万亩次,预计减少经济损失约8亿元。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周明国的《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研究》报告称:过去人们普遍使用多菌灵以及甲基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容易造成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而通过2014~2016年在江苏地区对其他杀菌剂抗药性检测时发现,戊唑醇、氰烯菌酯没有抗药性,因此建议将氰烯菌酯与其他药剂(氰·戊、氰·己等)混合使用。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高级研究员梁帝允介绍说,针对小麦赤霉病对多菌灵抗药性突出问题,农技中心与陕西农心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展防治药剂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杀菌剂氰烯菌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保护与治疗作用兼备和环境友好的优良特性,不仅优于目前市场上的常规药剂品种,其对小麦白粉病、纹枯病也有优良的防治效果,且可以有效防止小麦早衰,改善小麦品质与产量。

陕西农心作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尹长青介绍,与市场已登记的传统药剂相比,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病表现出良好的防效,通过实验对大量的药剂进行筛选后发现,氰烯菌酯与三唑类药剂进行复配后,其药效可以进一步提升,杀菌谱更广,延长持效期,有助于延缓单一化合物使用造成的抗性问题。“小麦赤霉病可防、可控、但不可治,等到灌浆期以后发病时再进行治疗为时已晚,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尹经理介绍防治办法是说,“见穗打药,扬花重防,遇雨补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赤霉病 小麦 抗药性 多菌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