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茂施:打响水稻控释肥市场“第一枪”


建设中的青阳工厂

尚良智

钟成虎

孙义祥

赵磊

产品展示

与会代表合影

现场做防漂浮试验

□本报记者朱永坤

请中国肥料界记住这一特殊的时刻———2017年2月26日上午8时30分。在安徽青阳,一场不寻常的会议———青阳茂施水稻控释肥高峰论坛在当地华侨大酒店召开。从这一刻起,茂施瞄准国内尚处于空白的水稻控释肥,打响了进军水稻控释肥市场的“第一枪”———从青阳出发,沿着安徽池州、安庆、合肥、六安、滁州、巢湖、铜陵、宣城、芜湖布点,然后分头向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等水稻主产区挺进。

青阳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尚良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研究员孙义祥,青阳县茂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成虎,以及来自湖南桃江县红太阳水稻种植专业技术协会、安徽凤台县农委、安徽隆平农业合作社全椒公司、安徽安庆景宏农资公司等20多家单位和企业的代表参加了此次高峰论坛。

论坛由青阳县茂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永远主持。

当地政府为青阳茂施建设护航

“在这春意融融、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我们欢聚一堂,喜迎青阳茂施水稻控释肥高峰论坛隆重召开。”尚良智代表当地政府在会上致辞。

他说,2016年8月,青阳茂施项目签约落户开发区,用地面积66亩,计划投资1.25亿元,新建新型环保控释肥生产线4条,建设年产50万吨控释肥生产能力。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5.8亿元、利税5700万元。青阳茂施项目得到了青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2016年9月29日,县委、县政府在青阳茂施项目开工现场举办了第二批重点招商项目集中开工(投产)仪式暨茂施项目开工典礼,并将其列入全县“五位一体”重点调度项目。县长纪良才新年上班调研第一站就来到开发区,深入青阳茂施工地现场调研项目进展情况。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发改委、国土、环保等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在茂施公司

的不懈努力下,青阳茂施项目正向建成投产大步迈进。自青阳茂施项目立项、签约落户到开工建设,作为娘家人,青阳经济开发区与青阳茂施团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给茂施项目提供称心、周到的服务。开发区实行项目首问负责制,项目首问对接人即为项目服务联系人,为茂施项目提供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务,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各环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在茂施项目开工建设这5个月以来,开发区高度重视项目进展情况,多次召开会议部署茂施项目建设工作,分管领导多次深入现场实地察看项目建设情况,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帮助茂施项目加快建设进度。目前,施工单位正全力以赴加快建设进度,计划6月份以前一期25万吨控释掺混设备安装完毕并投入生产,年底前全部建成投产,并着力把青阳茂施建成国内最先进的全数字化和自动化控释肥样板企业。

开辟水稻控释肥市场全新蓝海

钟成虎在会上作了《开辟水稻施肥的全新蓝海》的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茂施发展概况;控释肥养分释放的优点;茂施水稻控释肥应用前景分析。

茂施发展概况:2007年成立安徽茂施新型肥料有限公司;2011年成立山东茂施生态肥料有限公司;2015年成立山东茂施德州分公司;2016年成立青阳县茂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05年,钟成虎紧盯国际最新的控释肥技术发展潮流,瞄准最新面世的“无溶剂可降解聚氨酯控释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使茂施成为中国第一个发展无溶剂可降解聚氨酯技术的企业。经过11年的持续研发,茂施先后发展了9套无溶剂流水线,采取“小步快跑”的稳健技术发展策略,从最初一次投料200公斤发展到现在一次投料12吨,设备放大了60倍。11年磨一剑,茂施站在了世界控释肥技术之巅:获15项国内专利和1项美国专利;全数字化控制的控释肥流水线日产量为400吨,年产能为12万吨,是世界最大的控释肥流水线之一;获农业部45%缓释肥料唯一登记,也是目前世界上登记氮含量最高的控释肥;包衣率最低能达到2.3%,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包衣。经过11年的发展,茂施已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可降解树脂包衣控释肥生产企业,拥有40万吨树脂包衣尿素和150万吨控释BB肥的生产能力。茂施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树脂控释肥出口企业,已批量出口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法国、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登记,并获得欧洲REACH认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施肥 尿素 项目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