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王伦世真正成为农技员,走进菜地里时却有些不知所措,有点儿傻眼,在书本上学到的很多“本事”竟然派不上用场。“那个时候学的理论多,但真到地里干起活来,不知道如何下手。”从那时起,王伦世便隔三差五地带上照相机往地里跑,把看到的问题都拍下来,刨根问底地学透、学懂。病因找不到,查资料看;技术不到位,找专家问。从青岛到济南甚至北京,都留下过他学习的足迹。也正是凭借着一腔热情,王伦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土专家。
2009年,王伦世考上了青岛农业大学大专班,还没毕业就被聘为青岛农业大学的客座教授。提及这件事,王伦世不禁腼腆起来:“主要是我种地有经验,老师每次上课提问,我基本都会,而且答得非常好。后来,教授们还特地到我的蔬菜大棚来参观,看我管理得不错,就决定聘我当客座教授了。”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又说了一句,“我这个土教授,不给大学生们上课,专们给我们的农民学员讲课,给老乡讲,最亲切。”
热心传技,QQ、微信成了科技服务新手段
从2011年起,平度电视台、青岛电视台便陆陆续续找王伦世做农业科技节目了。2012年,王伦世成立了自己的农技服务工作室,为周边农民免费提供技术服务。2013年,他又开通了科技服务热线,为农民提供更为便捷的远程技术指导。
王伦世原来自己种了3个大棚,效益都很好,如今只剩下一个。问他为什么?他说:“主要是平时太忙了。一方面我既要上学,又要去讲课做指导,没有更多精力去管理大棚;另一方面,与种地相比,我觉得自己的职责是把技术传授给农民。”
由于经常出去讲课,王伦世为自己配备了一整套电子设备。在他的工作室里,投影仪、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一个都不少。他还学会了做PPT,外出讲课,随身就带着一个U盘。谈话间,王伦世还拿出了自己的手机刷微信。记者拿过来看了看,王伦世的朋友圈里大概有600多位好友,还有几个微信群,都是种蔬菜和经营农药种子的。“我微信上最多的就是农民朋友。他们发微信咨询,特别方便。对了,我的QQ里也有1000多个好友,QQ咨询也很方便。”王伦世说得有些兴奋,“我喜欢用智能手机,像素一定要高,拍的蔬菜要能看清楚病害,上网还要快,现代化的信息咨询,当然要靠高科技。”
就在带记者参观自家大棚的时候,王伦世发现一片黄瓜的叶子蔫了,他赶紧用手机拍了一张照片:“现在是黄瓜管理的关键时间,我们这是同一批苗,别人家可能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得赶紧告诉他们。”一转眼,他就已经将文字配图片发到了朋友圈。
做了20多年的农技指导,王伦世早已记不清去过多少大棚,拍过多少张这样作物病害的照片了。“我的PPT都是自己做的,素材就是这些照片。许多照片上的病害,农业专家都没见过。他们还想问我要照片,用来出书。”王伦世想了一下,“但我想留着,说不定将来我自己也能写一本书呢。”
2014年,王伦世考上了青岛电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班,现在正在上课:“我还有个合作社要管理,这需要我有更多更专业的知识。”
在王伦世的名片上,一共有4个头衔。除了青岛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外,他还是山东省《农村大众》报服务三农专家、青岛市农业科技110服务专家、平度市高级专家协会专家。“这4个头衔中,您最看重哪一个?”记者问。“都不看重。”王伦世想也没想地说,“我只想当一个被我们农民朋友认可的‘王师傅’。”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5-04-10/275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