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氰烯菌酯是我们的骄傲


□本报记者蒋善军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苏省农药研究所下属企业,公司前身可追溯至民国二十年民国中央政府依托中央大学成立的中央农业实验所植物害虫病害系药械室。公司现在是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江苏基地依托单位,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成立时间最早、运营时间最长的国立农药专业研究单位。依托强大的科研实力,公司拥有具有世界知识产权的专利农药产品———呋喃虫酰肼和氰烯菌酯。特别是氰烯菌酯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上的特效表现,为中国农药工业发展史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国人引以为豪。据最新统计,截止到5月,苏研“劲护”牌25%氰烯菌酯悬浮剂发货5200万,实际使用面积800万亩,在小麦杀菌剂市场上占有重要一席。

最完备的科研人才队伍

刘德如告诉记者,江苏省农药研究所是中国农药工业的开拓者之一,为民族农药产业的建立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江苏省农药研究所成立于1966年,2005年6月重组为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迄今已完成一百多项研究课题,其中包括近40项国家“六五”至“十五”期间农药科技攻关项目和一批省级项目,是菊酯类、吡虫啉、啶虫脒、噻嗪酮、吡蚜酮、灭蝇胺、草除灵、噁草酮、喹禾灵、环嗪酮等原药的工业化诞生地,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数十项,拥有30多项发明专利,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拥有雄厚的科研队伍,工程技术人员

200多名,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人员120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8名,江苏省中青年专家5名,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0名。

目前江苏省农药所股份有限公司创制中心已成为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江苏基地的依托单位,在新农药创制方面发现一批先导化合物,如苯甲酰脲类、酰肼类、吡咯类、丙烯酸类、酰胺类和酞酰亚胺类,同时进行了部分成分的登记开发。刘德如说:“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呋喃虫酰肼和氰烯菌酯,让中国人也有了敢于与国外产品叫板的专利产品,我们为此感到骄傲。”

氰烯菌酯三大优势

据刘德如介绍,氰烯菌酯是世界上唯一的2-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镰刀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显著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可高效防治小麦赤霉病,更可有效降低赤霉病发后产生的霉素,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体健康。

刘德如告诉记者,氰烯菌酯防治小麦赤霉

病具有三大优势。一是药效可靠、防效高,通过多省植保部门田间试验证明,100克/亩氰烯菌酯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达90%以上,并且与其他杀菌剂如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等杀菌剂没有交互抗性。二是降低赤霉病病发后的毒素,小麦赤霉病发生后,赤霉病菌所产生的赤霉病毒素(DON烯醇类毒素)对人畜损伤极大,是世界公认的第二大致癌物质。该类毒素极耐高温,不能通过烹饪、蒸煮消除。人畜食用霉变小麦制成的面食或饲料普遍引起呕吐、头晕、流产、大节骨病、免疫力下降等症状。根据国家相关标准(GB/T5494),小麦中赤霉病病粒超过4%,不能供人畜食用。卫生部要求,食用小麦、面粉中赤霉病毒素的含量必须低于1000微克/千克,否则将会对人体造成极大损害。三是延缓小麦功能叶衰老,提升小麦产量,根据相关试验证明,使用氰烯菌酯防治小麦赤霉病与其他药剂相比,能显著提高小麦亩产量10%以上。

氰烯菌酯前景广阔

刘德如谈到氰烯菌酯推广过程时告诉记

者,氰烯菌酯自创制到推广历经数年。主要用数年、大面积试验示范一步一步打动农民的心。以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是好药也需多推广。

通过在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的上百个试验示范,植保专家也看到了氰烯菌酯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上的特殊效果,将氰烯菌酯列入重点推广产品和政府采购名单。政府采购对企业来说有利有弊,有时会与传统渠道相冲突,面对这个困扰。刘德如认为,政府采购氰烯菌酯的量相对整个市场容量只占一小部分,没有采购的地方更多,某种程度上说,政府采购相当于给我们做了同步促销,有利产品销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小麦赤霉病 毒素 杀菌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