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宜化蒋远华谈化解产能过剩真经


宜化集团董事长蒋远华

  近日,湖北宜化集团公布了2013年的销售收入:802.5亿元,这一数字震惊业界。在当前部分化工产品产能过剩的形势下,宜化缘何还能保持如此强劲的生命力和发展势头?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记者近日采访了宜化集团董事长蒋远华。

  在对蒋远华的访谈中,记者似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不惧产能过剩,才会打造出化工行业的“百年老店”。

  投资过热、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国企民企竞相上项目、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不匹配造成了产能过剩。

  记者:您认为产能过剩是如何造成的?

  蒋远华:产能过剩原因很复杂,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有关系,与体制也有关系。

  第一,巨大的外需和内需使投资过热,造成过剩。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就成为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实体。社会稳定,劳动力又比较便宜,使中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非常强,外贸出口异常繁荣。内需方面,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建设的投资,以及房地产、汽车消费等拉动,再加上城市化进程,内需也是非常大的。巨大的出口和内需,造成国人投资热情高涨,人人想当老板,人人想做企业发财,形成投资过热。

  第二,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造成过剩。在大项目导向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下,地方政府通过土地优惠、税收减免、投资补贴等各种方式来刺激和鼓励企业。只要企业挣钱,就给予关怀和优惠,使企业不断地扩充产能,造成过剩。

  第三,国企和民企互不服气造成过剩。这也是造成产能过剩很重要的原因。国企凭借在银行特殊的影响力,很容易拿到资金;而民企则是机制好,有活力。二者互不服气,竞相上项目,造成产能过剩。

  第四,产能过剩还和中国的城市化率低有关系。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互相匹配的,而我国城市化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又落后于工业化水平。目前中国城市化率为50%左右,而按照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中国的城市化率在60%左右才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又低于工业化水平,即我国工业化水平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有所超前,因此如果按目前的工业化水平,我国城市化水平应该在65%以上。

  产能过剩情况下必须谨慎投资、适当并购,而关闭老旧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是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记者:宜化是怎样化解产能过剩的?

  蒋远华:我也一直都在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现在产能过剩有一个特征,就是同质化,都差不多,哪家都没有很大的优势和区别。

  过去企业的利润很高,显得精细化管理不太重要。现在进入微利期,严格管理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我们现在正在调整管理方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是慎重投资、适当并购。近两年,宜化在过剩产业领域的投资比较少,新建产能只到优势非常突出的地方建一些,比如到新疆,因为煤炭价格相对便宜,但也有水资源和运力的限制,所以也不能无限制地投资。再就是收购、并购。收、并购的好处是整体产能不增加,这也是国家鼓励的方向。但宜化这几年并购也比前几年少。

  二是陆续关闭一些老厂。宜化在不增加新产能的情况下,把一些内地产能向新疆转移。这几年宜化在内地关闭了一些工厂,仅去年就关闭了4家工厂,比如在河南漯河关闭了2家工厂,云南关闭了1家,湖北关闭了一家,合计关闭了几十万吨的合成氨和几十万吨的尿素产能。接下来的几年内,宜化还准备继续关闭。

  这个关闭是自然的,不关闭也不行。因为这些工厂都地处城市内,离居民区很近,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我估计在2015年以前化肥行业还有很多工厂要关闭,因为仅由于安全距离的问题,全国就有1650万吨的尿素产能要退出市场,占到整个行业产能的15%~20%。

  三是调整结构来化解产能。比如说把生产效益不好的产品调整为生产效益好的产品。很多产品是关联的,如煤既可以生产甲醇,也可以生产尿素,还可以制合成氨等多种产品。如果甲醇市场好就多生产甲醇,把合成氨减少一部分,这是通过一家工厂内部产品结构的调整来化解产能;还有就是调整不同工厂的产能,有的工厂所在地电费高、原材料价格高,市场也不好,就要减少产能;把市场好的、能源价格便宜的、效益好的工厂开满负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尿素 品种 化肥 磷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