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给农机手和购机用户讲解实用知识,大家受益,我很乐意,也觉得自豪。”
再度讲述培训的感受,王西锋话语中流露出一种对工作的热爱以及传道授业解惑后的成功之感。
维修工作主要面对的是厂家、用户,所以经常倾听他们对行业的意见,搜集民意,为当地农机发展建言建策,也成为王西锋分外的工作。从事农机维修多年,他发现一个现象:损坏机器的人多半都是新手,而老手的机器损坏率非常低,因此他提出建立农机化专业学校的建议。现在农机维修市场存在着鱼目混珠、以次充好、价格混乱等问题,于是他又提出农机维修行业要规范管理的建议……虽然采纳的少,但是他也乐此不疲,笑言说将继续到底。
此外,王西锋的手机还时不时的响起,特别是收割农忙期间,半夜打来电话咨询求教也是常有的事情。王西锋每次都认真的接听农户的电话,为他们做及时的指导。做这行,让他充分认识到供销社系统企业的服务理念:要有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扁担精神。
优质服务多方认可
随着公司业务量的增加,售后中心的工作任务也就加大。粗略的一算,自己每年服务至少上千次。王西锋说实际上工作这么久已经记不得为多少人修理过机器了,只记得服务的时候要真正的从客户的角度着想。“我也是来自农村,我能体会到农民兄弟的苦恼。收割旺季,农机手就靠着那几天抢下进度,挣钱就靠那几天。如果机器出问题了,耽误一小时好几百元的收入就没了,一天损失就过万。心里肯定着急,所以有怨言和发脾气我们都能理解。因此公司才做出售后服务近距离一小时到达,远距离两小时到达的承诺。”
今年6月2日,正是河南小麦收割时节,金黄的小麦沃野千里。所到之处,散发出麦子成熟的味道,家家户户到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这一天,对于农机手田小林而言同样重要,他开着新买不久的小麦收割机轰隆隆的上田了。
“谁想,我收割一处,后面就撂下一串串麦子。这让我收割一家,赔一家的钱。足足赔了当地农户6000元。”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田小林还是按捺不住当时的气愤之情。他说,“同行们都在收割完后忙着数钱呢,而我自己却在赔钱,当然很生气。我当时找到河南的一家机器的售后维修中心,花了三天时间都没给我修好,我只好开回陕西,把车堵在中农陕西实业公司的大门。”
“收麦子就那几天,我一分钱没收入,还倒赔款,心里不甘心,于是我对陕西实业公司提出的要求就是换车。谁知当时没有同样型号的车,那我就提出退车,退全款,以及补偿。”田小林对当时的情景难以忘怀。
王西锋说,当时他第一时间要做的工作就是缓和田小林的情绪。车堵在公司大门,这影响了公司正常经营,公司领导也高度重视此事。这紧迫的问题如何解决?
“就是讲道理,找准原因,真诚实实在在地解决好用户的问题,换回用户的信任。”
首先得查明机器出问题的原因。王西锋什么都顾不上,赶紧钻进机器寻找病源。凭着多年的维修经验以及与农户深入沟通后,他才得知收割机漏麦子的原因在于农户自行改装了机器的清选系统。清选系统作为小麦收割机械的主要工作部件,对整个工作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着收割机的清洁率、损失率、生产率等多项性能指标。
而经田小林焊接改装后的机器主要原因在于吸杂风机筛选箱出口不正,导致风量过大。找到原因后,王西锋迅速给更换了一个新的风机,并重新调试清选系统。
不过调试的过程并非那么顺利,一边是公司领导下的指令―迅速解决,一边是田小林不停的催促,王西锋坦言当时是“亚历山大”。第一次修好了去田里测试,效果不理想;第二次,测试,还是不理想。
这时候的田小林急了,恼了,直接抛给王西锋一句话:这车我不要了,退车!然后把王西锋独自留在了麦田。
此时的王西锋还是想再作一次尝试,他顾不上回家吃饭,更顾不上休息,又开始调试机器的清选系统,再一次的试用。夜晚降临,四处的麦田里除了夜风呼呼声和蟋蟀的叫声,还有王西锋不停启动发动机的声音,风机吹响的声音。
凌晨6点,东方微微露出点鱼肚白,王西锋拨通了田小林的电话:“兄弟,机器修好了,您再来试试,这次不成的话,我马上打报告退车!”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3-12-25/274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