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嘉语(右一)正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朋友讲解农化知识
□本报记者杜晓枫
为了那个承诺
采访手记你信吗,就为了考大学时的那句承诺———种地靠科学,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高材生邢嘉语在农化服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6年。16年来,经他手培养起来的年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不少人耐不住寂寞和辛苦纷纷转行,而他依然选择了坚守。
1992年,邢嘉语以优异的成绩从豫东农村考入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的前身),父老乡亲们在为他走出农村到京城读书欢庆的同时,不免为他惋惜:
“祖祖辈辈种地,你怎么还选择种地的学校?”邢嘉语这样告诉乡亲们:“过去种地靠经验,以后我上完大学种地靠的就是科学。”就是凭着这样的信念,邢嘉语从中国农大毕业后曾到一些企业实习过,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北京澳佳肥业。这就是邢嘉语,一个与农有缘的大学生,一个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志青年,一个以实际行动践行他考大学时的诺言的人……
邢嘉语是北京澳佳肥业有限公司的总农艺师,记者与他相识多年,可以说是老朋友了,但真正了解他、看清他的时候还要从2012年的东北之行说起。2012年8月下旬,记者随澳佳肥业农化服务队来到黑龙江省五常市,此时恰逢台风“布拉万”登录,肆虐的狂风暴雨给即将收获的庄稼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下乡回访用户的邢嘉语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不辞辛劳、不惧湿热,每到一地都要亲自下到水稻田里、走进玉米地里去仔细查看庄稼的长势,和种粮大户交流沟通种植信息,指导农户科学种田、合理施肥。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指导,一路服务,短短一个来月的时间,记者切身感受到了邢嘉语16年来走过的农化服务艰辛之路。
用真诚感动农民
2004年的春天,在黑龙江东部的佳木斯市还没有完全解冻的农田里,为推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邢嘉语带队顶着寒风为农民朋友取土,土钻钻不动就用锤子一下一下砸,农民朋友看着他们工作很辛苦,就建议在地头取上一点土。邢嘉语却很认真地告诉农民朋友,干这项工作必须认真,如果采集的土壤样品没有代表性,化验结果与土壤养分实际值之间就会出现偏差,最后会误导测土配方施肥的结果。
为验证一个产品配方的科学性及实用
性,还需要布置试验示范田,在试验田作物收获之前进行试验示范田记录、回访是验证肥效的一项重要工作。佳木斯地区人少地多,有的试验田距离村屯较远,由于进入田地的路不适于汽车通行,邢嘉语就坐上农民朋友的农用拖拉机,然后再走上一段路。邢嘉语这样执著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感动了客户和用户,农民朋友也对公司的产品深信不疑。
为做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工作,在农民朋友面前,邢嘉语没把自己当做大学生,也没把自己当成公司的农化工程师,而是首先把自己当成小学生,每到一地,先向农民朋友“拜师”,向他们请教种地的经验,深入了解当地农业基本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他把农民当成自己的朋友或亲人甚至于长辈,只有拉近了与农民之间的情感距离,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民朋友介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民才能听得进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用热情服务农民
2012年8月,在黑龙江省五常市冲河镇,看到有农户家的玉米下部叶片已干枯或发黄,邢嘉语马上告诉农民朋友,这是由于钾肥施用不足造成玉米缺钾引起的缺素症,严重时可造成玉米倒伏、籽粒不饱满、秃尖、品质下降。在林口县古城镇寒葱河村,不少村民反映自己家种的玉米苗期有叶片发白的现象,而施用“澳佳”腐植酸涂层缓释肥的玉米就没有这种现象。邢嘉语向村民解释,由于当地习惯于过量使用磷肥,而不注意补充锌等微量元素,造成土壤缺锌,从而因玉米缺锌出现“白化苗”,不但影响玉米的生长,而且会造成玉米减产。由于“澳佳”缓释肥在保证氮磷钾养分平衡的同时加入了螯合态的微量元素,从而避免了玉米由于缺锌出现“白化苗”的现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3-07-23/274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