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
甲村和乙村都是传统的蔬菜种植专业村,两村是邻村,种植蔬菜有多年的历史,种植的蔬菜品种也基本相同。可是近年来,这两个村的菜农在种菜方面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这究竟是咋回事呢?
经笔者调查,差距的根源在于两个村的经营体制不同。甲村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有健全的合作社组织机构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还常年聘请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对社员传授蔬菜高效种植管理技术、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病虫害一体化综合防治技术、蔬菜经销常识等,菜农的科技素养明显得到了提高,市场意识、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明显增强。该村几乎所有的种植户都加入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蔬菜生产中,由合作社牵头,实行“统一品种、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服务模式,建立了健全的蔬菜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模式,使用统一商标贴牌销售。产品远销到北京新发地、天津大钟寺、石家庄桥西等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一些高档精品菜还成功打入北京物美超市、石家庄北国超市等大型超市。对于大白菜、大葱等大众化蔬菜实行标准化生产,产品完全能够达到无公害标准,产品内在品质较高,货源充足,客商直接到合作社社员的地头收购,价格要比其他地方高出一些。通过合作社牵线搭桥,把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大型实体,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加了菜农的收入。一年下来,甲村菜农种菜的收入要比乙村高出30%以上。
再来看乙村,乙村的菜农在种植的蔬菜品种、管理技术、农资使用、产品销售等方面各自为战,一盘散沙,参差不齐,种菜收益明显较低。以蔬菜销售为例,由于经销模式是零散户分散出售,一些收菜的商贩抓住菜农的心理弱点,在收菜时要么压级压价,要么在斤两上打折,害得菜农主动降级降价,甚至起内讧。蔬菜的科技含量较低,再加上在出售时与商贩没有平等的话语权,乙村的菜农只能忍气吞声,在这方面着实吃了大亏。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一些地方顺应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根据当地的种植习惯,成立与生产经营种类密切相关的合作社,把农户组织起来,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化服务,社员收入明显提高了,社员年年分红,合作社自身也得到了壮大和发展,合作社对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功不可没。但愿有乙村类似这样情况的,要好好考虑一下合作的事,合作能生金,合作能带来效益。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2-08-03/313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