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明
短短几年的时间,伴随着农资销售终端逐步前移,农资行业的服务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二代新兴农资销售的主导地位已经逐渐被年轻人所取代,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化中,送货上门以及服务的细化,更决定了将来农资市场的有生力量年轻化的趋势。
计划经济时期,在供销社从事农资经营的老职工,大部分都空守着奄奄一息的集体单位,以供销社名号另起炉灶干起了农资夫妻店。他们凭着多年以来供销社在农民心中的地位,延续着坐门等客的经营作风,以及商品不讲价的经营模式。中老年顾客成为这些年来他们主要的客户群体。然而,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农资市场的逐步放开,乡镇一级的代理商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从而形成了从商品质量到商品价格,最终到商品服务的全面竞争格局。坐商逐渐被行商所取代,年轻人凭着力气可以给农民提供最周到的服务,化肥扛在肩上你说哪卸就哪里卸,服务将成为分享这块蛋糕最有力的砝码。
眼下,农村市场已经成了农资经销商决战的战场,经营乱象同时显而易见。天刚蒙蒙亮,两三辆装满化肥的送货车就会停靠在一个几百人口小村的街面上,哇哇叫的宣传喇叭此起彼伏,扰得农民无可奈何。一些不法商贩借此将倒包肥和假货掺杂其中,鱼目混珠欺骗农民。有的游商根本不办营业执照,不租门市,凭着熟面孔和亲戚朋友关系却有着可观的销量。甚至有些地方,已经成为多年来行业监管的空白地带。
在农资市场千变万化的进程中,农民始终是农资服务的对象。伴随着城市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留守妇女和老人的结构变化更加凸显,农资服务将成为未来农资经营的重大课题。农资终端销售队伍的年轻化是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的需要。但是,在商业服务过程中,年轻的农资人可千万别忘了商业道德规范。做事先做人,只有心里真正装着农民,才会在农资行业站稳脚跟。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2-01-13/313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