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田丰肥料:游走于夹缝之间


□本报记者 陈一训

“像我们这样正规的中型复合肥生产企业,本来就受到大小企业的夹击,上有知名的大型企业品牌效应的打压,下有小型企业甚至假冒伪劣产品低价位的冲击。今年由于又受到了氮肥和磷酸二铵不断降价的影响,我们的产品销售市场不断萎缩。今年我们的生产一直不景气,产量只有去年的四分之一。”这是河北衡水田丰肥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国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开场白。但他接着表示,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以及想尽办法降低生产成本,到目前为止企业的日子还算好过,不但“有饭吃”,还能挣到“酒钱”。

地处河北省粮食主产区的田丰公司是个年产10万吨复合肥的中型肥料企业,产品主要面对当地市场和临近的山东部分地区。公司生产的复合肥主要是满足当地种植的小麦、玉米和棉花用的底肥和追肥。石国政告诉记者,作为一个中型企业,他们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和大厂相比,他们的知名度相对不高,品牌效应相对差,产品价格卖不过大企业;与小企业尤其是一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专门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小企业相比,在一些图便宜的客户面前没有竞争力,再加上他们的经营模式“不够灵活”,绝对不赊销,因此他们的经营只能在大小企业的夹缝中打拼。同样的产品质量,但是每吨售价却要比大企业差一二百元;产品绝对是养分含量足,但是在价格上怎么也竞争不过缺斤少两、养分严重缺失的假冒伪劣产品。

面对今年持续低迷的化肥市场,田丰公司的日子过得更艰难。今年氮肥特别是尿素价格一降再降,磷酸二铵的价格只有去年的一半,而复合肥却因钾肥价格始终处于高位,成本始终降不下来。农民现在用肥也会精打细算了,他们一个养分含量一个养分含量地计算化肥价格(目前1个氧化钾养分含量的价格高出氮养分1倍左右),自然而然地就倾向购买尿素和磷酸二铵,而放弃买复合肥了。这是今年田丰公司产销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面对难关,田丰公司也清醒地分析自身的优势。相对于大型企业,他们的产品可以做到批量小、品种多;相对于小型企业,他们产品的技术含量高。大厂不愿做、小厂做不了,是田丰产品的优势所在。

石国政对记者说:“由于我们的市场主要在周边地区,所以我们占尽了地利和人和。我们熟悉当地农民的用肥习惯和作物品种,就近提供农化服务成本小,生产的60多个配方肥针对性强,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同时,灵活的生产方式也帮了我们的大忙。如去年棉花收购价格低,今年当地棉花种植面积减少,农民转种玉米。于是我们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减少棉花专用肥生产,多生产玉米专用肥;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大蒜价格上涨了近10倍,农民种植大蒜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舍得投入,于是我们就利用离山东大蒜主产地近的优势,生产高钾的大蒜专用肥,以及大葱、花生专用肥。在把产品向下游延伸的同时,田丰公司还不断向产品上游拓展,今年他们在深州的一个化工厂附近,利用该厂的废水生产氯化钾,不但能够满足自己生产所需原料,还能作为商品出售。他们将周边另一个化工厂的副产品粉状氯化铵加工成颗粒状作为氮肥推向市场,同时也作为本厂生产低浓度复合肥的原料。将产品向上下游延伸,田丰公司不但渡过了难关,而且活得很滋润。

在谈到开发复合肥新品种时,自然而然地涉及到化肥登记管理办法,石国政对此颇有微词。随后,他向记者倒出了心中的苦水。他们开发的60多个配方肥,每个品种都要到省里农业主管部门去登记,每个品种的试验费是950元,企业增加的负担可想而知。这些钱只得摊在成本里,最终倒霉的还是广大农民。另外从申请到批下来,少说也得一个多月,延误了新产品推向市场的最佳时间。田丰公司开发的用于冬小麦底肥的复合肥,从玉米收割到种小麦最多只有10多天时间,等到登记手续批下来,岂不是“黄瓜菜都凉了”。再说,所谓的“登记检测”,只不过是对送出的样品进行检测,根本不能保证进入市场的产品合格。他认为,目前最应该加强的是对上市化肥产品的市场监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大蒜 化肥 氮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