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食品安全

四川马边:创建绿茶质量溯源体系 确保农产品安全


 

  8月,随着一批崭新包装的马边绿茶上市,包装盒上印着的溯源二维码顿时吸引了消费者目光。茶叶生长环境如何?鲜叶何时采摘?采用哪种工艺?消费者只需掏出手机一扫,2秒钟后,这些信息统统呈现。

  马边创建的绿茶质量溯源体系只是一个开端。为确保食品安全,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从茶叶到整个区域农产品品牌,马边有一个宏大的溯源构想。

  防伪劣 产品打起溯源牌

  高山云雾出好茶。马边绿茶虽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但仍受各类假冒伪劣产品的侵害。“最初想到从质量上进行追溯,纯粹出于防伪的考虑。”乐山市委农工委副主任帅小兵说。

  农产品溯源,早已有了很多样板。在乐山,马边谷咕蛋是较早进行溯源的农产品之一:消费者进入公司官网输入每一枚鸡蛋上的编码,即可了解鸡蛋的产地、出生日期等信息。峨眉山市峨山镇冠峨村,农博士蔬菜专业合作社也主打溯源牌。“消费者购买时,只需通过触屏红外感应器扫描一下蔬菜外包装上的追溯码,蔬菜的产地、品种、播种、施肥等信息就可清晰呈现在显示屏上。”合作社社长唐思兵介绍。

  绿茶溯源体系有何不同?“溯源首先应最大程度方便消费者直观查询,而且查询到的信息要完备、有用。”乐山市委农工委副主任杨跃平说。基于目前的信息技术,二维码能最大程度体现方便。8月19日,记者用手机扫描茶叶包装盒上的二维码,包括种植基地、田间管理(施肥、病虫防治、鲜叶采摘等)、茶叶加工、包装、检测等主要信息便一一呈现。

  建基地完善溯源各环节

  8月20日清晨,马边周家沟茶叶基地薄雾缭绕。这是一片接近山顶的扇形坡地,离马边县城有1小时车程,远离工业污染。茶园将“有机”这一概念充分体现:由于不施化肥和农药,茶树上密布的蛛网还挂着露珠,羊、鸡、鸭、鹅、鸽、蛙等共存于茶园的生态体系中,清冽的山泉可直接饮用。此时,夏茶的采摘已进入尾声。“小凉山区农业确实还比较落后,但这只是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来说。马边生态好,这是其他地方发展农业不具备的巨大优势。”杨跃平说,不要让这样好的资源失去价值,所以就要用先进的生产方式来解决农业问题。

  他所说的先进的生产方式,意指工商资本大量进入农村,进行规模生产,明确产品定位。“生产安全可控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即对农业基地的重视。”牵头创建绿茶质量溯源体系的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黄苹回应了杨跃平的看法,以茶叶为例,如不进行基地管理,施肥、施药等环节根本无法追溯,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没有基地的企业,其溯源体系无法真正追溯到产品源头,缺失生产环节等重要信息。

  周家沟茶叶基地是一片4500亩的有机茶叶基地,到2016年,这样的基地将会达到15万亩。马边县农业局邓力强介绍,重视基地的好处不仅在于建立起标准化栽培的“路线图”,更在于将高标准的生产理念普及给参与其中的每一名农民。

  扩区域产销全程可追溯

  如何理解这一质量溯源体系的严密?黄苹以二维码为例,说:“马边县农业局抽检后,每个独立包装就会发放一个二维码。因为采摘的新叶往往量很大,不知何时加工、包装完毕,如果一批货使用一个二维码,则又让假冒伪劣有了漏洞可钻。”

  诸如此类的多个细节,在这一质量溯源体系中均有所考虑。在邓力强看来,质量溯源体系除了赋予消费者监督权利以外,也是给企业食品安全自律“加码”,农业基地建设投入巨大、周期长达数年,任何名不副实的信息如被消费者发现,对企业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没有高端农业产业支撑,就没有农民的增收致富。”杨跃平说,这就要求马边必须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这一观点已成为马边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共识。目前,马边已有5家企业进行了初步的质量溯源平台建设,随着绿茶质量溯源体系的完善,一个更大的溯源网络将逐步形成:以生产绿色老腊肉为主的孙二娘食品有限公司,可从规范前期乌金猪的养殖入手;马边谷咕蛋品可以将鸡的养殖流程进一步细化;金凉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则可将核桃种植进行从基地到产销的全程追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绿茶 蔬菜 施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