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4年多的油菜籽托市收购政策走进了窄胡同。
10月28日,中储粮披露,2家委托收储企业利用进口转基因菜油冒充托市收购菜油,但是未公布企业具体名单。10月29日,本报从湖北省粮食局 了解到,湖北被调查出违规的企业为中纺农业湖北有限公司,当地粮食局对中纺农业处罚15万元,取消2013年委托收储资格,并收回委托收购资金。
中储粮官方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国家粮食局、财政部驻各省专员办在牵头调查,中储粮在配合,现在还在核实企业的具体问题,相关企业名单需要由官方来公布,中储粮公布不合适。而对于如果出现直属企业人员与相关企业串通作假,中储粮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也有不少企业人士对调查结果不太满意,认为造假已经是普遍现象,此次调查仅查出2家企业造假,存在大事化小之嫌。
本报之前实地调查也了解,委托收储企业利用进口转基因菜油冲顶国产菜油赚取巨大差价并不是个案,各省委托企业几乎都存在,只不过未被揭露出来。此次检查暴露出冰山一角,也让实行了4年多的托市收购政策亟待调整。
东方艾格大宗农产品(8.67, -0.27, -3.02%)分析师马文峰表示,托市政策前两年还可以,国内油脂价格低于国外,现在国内价格远高于国外,托市结果补贴了国外油菜籽,应该将托市改为直接对农民补贴。
中纺农业被指造假
10月28日,中储粮称,通过调查,在湖北、湖南、四川三省共发现3个方面问题,涉及企业16家。其中,违反收购政策,将进口油菜籽掺入临储库 存的企业2家,湖北一家企业掺入994吨进口菜籽油,湖南一家企业掺入483吨,两家企业均为委托收储企业。目前,上述两家企业涉及临储油菜籽已全部退出 临储库存,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也对其进行了处罚。中储粮总公司也将严肃追究相关直属企业的监管责任。
10月29日,湖北省粮食局宣传部门告诉记者,湖北造假企业为中纺农业湖北有限公司。
中纺农业官网简介显示,中纺农业系国务院国资委直属企业中纺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2009年5月在荆州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是荆州市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主要从事油菜籽、棉籽、大豆收购加工、贸易等,拥有油罐容量达37500吨,原料库容4万吨。
目前进口转基因菜籽油到岸后的成本价在7928元/吨,今年国家托市收购的菜籽折油价格在10400元/吨以上,二者价差2400多元,该企业掺入994吨进口菜籽油,至少可赚238.56万元价差。
本报从湖北当地企业了解到,中纺农业2013年获得的委托收储菜籽量为1.8万吨,2012年的收储量在2万吨左右。
事实上,本报记者在湖南、四川等地调查时,当地一些企业就明确告诉记者,委托收储企业利用进口菜油冒充现象比较普遍。本报记者以合作的名义采访多家企业也都向记者毫不讳言自己到港口采购菜油或者到外地采购菜饼的行为。
事实上,不少油脂行业人士告诉记者,调查委托收储企业是否存在用转基因菜油顶包很简单:一是检查委托企业的收储手续,包括卖菜籽农民的身份证复 印件、专用增值税发票等;二是调查受委托企业相应时间段内的菜油、菜粕进出情况,相应的财务账单和业务往来明细单;三是查验企业的加工开机情况。加工一吨 油菜籽,需消耗大约0.6kg溶剂,42kg煤,0.1吨水,30度电;四是查验入库菜籽油的芥酸水平,进口菜油芥酸水平很低,大概只有1~2ppm,而 国产菜油的芥酸大概为4个ppm。
托市收购待调整
粮油行业人士告诉记者,托市收购过程中出现种种作假问题,说明目前政策实施和执行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政策执行企业道德操守存在问题,目前的法律对其威慑不大;二是收储体制存在漏洞,垄断,封闭,不公平,造成了极大的寻租空间。
现在已经到了亟待调整的重要关口,需要以市场为导向,重塑国内油脂行业保护机制。
事实上,油菜籽托市收购不仅没补贴国内农民,导致国内油菜籽产业下滑,反而补贴了国外的农场主。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国内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2009年油菜籽产量1366万吨、2010年度产量1308万吨、2011年度产 量1250万吨、2012-2013年度1250万吨。 有企业给记者提供的数据为2012年1150万吨、2013年为900多万吨。
而同期,中国进口菜籽和菜油的主要地区加拿大的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攀升。近4年,加拿大菜籽种植面积分别为1500多万公顷、1600万公顷、1700多万公顷和近2000万公顷。近三年,加拿大菜籽价格上涨了40%,而国内只上涨不到20%。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6/2013-10-30/90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