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食品安全

产业化成农产品安全“突破口”


 

工人将生姜放到自动冲洗生产线进行冲洗。

  有毒农药姜农早已不用

  6月的青岛,天气还很凉爽,眼下正是生姜种植需要二次施肥的时期,平度李园街道朱家井村的郝亚妮正在自己的姜地里忙碌着。

  “种姜一般要施三次肥,三月份种姜牙时下一次豆饼,现在用些有机的冲释肥或者含钾高的复合肥,等7月份再上一遍豆饼就行了。”郝亚妮告诉记者,豆饼是用煮熟的黄豆压成的,完全无害,第二次施肥用的肥料也都是国家允许使用的安全肥料。

  到了大姜的收获季,像郝亚妮这样的姜农因为没有能力建设恒温库,只能采取自家挖地窖的传统方式来存姜。郝大姐说,她会提前半个月把自己家的窖井打扫干净,为了防止窖井内过于湿润易滋生细菌导致生姜腐烂,她还会提前打点杀菌药,这样到来年卖姜时生姜基本不会坏。

  “前些年储存的时候,确实有人用六六粉,不会烂而且品相好。但这几年人家收购企业要求严格了,药残少的还能卖个高价,我们也就有了农残意识,不合格的药就不用了。”郝大姐坦言。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平度地区种植的大姜多数进入外贸出口企业,由于出口农产品农残等各项检查要求严格,企业为了自身效益,自然重视检测,农户为了把姜以更高价格卖给外贸企业,也随之重视农药规范使用。

  大姜产业化发展的实践

  在距离郝亚妮家不过500米的地方,仁禾集团投资4.2亿元打造了一个全国最大的生姜交易中心,平度周边地区80%的生姜都卖到了这里。

  6月16日,记者来到该中心看到,按照功能,中心分为交易区、出口加工区、内销加工区、地下储存库、地上恒温库、生姜深加工区、办公楼及配套商务楼等。在生产车间内,从清洗、分拣到烘干、储存已经实现封闭式无菌流水线作业,避免了散户经营卫生条件不达标、生产效率低、产品等问题。

  仁禾集团行政部长赵鑫介绍,为了保证收购回来的生姜农残达标,种植阶段集团会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合作种植户家里进行指导,帮助农户科学规范种植。到了收购期,企业购买的几十台农残流动检测车会开到田间地头,免费提供农残速测(酶的抑制率),20分钟就可以出结果。

  “达不到标准的生姜我们一律不收。当然,达标的我们收购时价格会比市场价稍高些,毕竟满足我们要求的姜种起来成本会高,姜农不容易。”赵鑫告诉记者,为了加强生姜内销检测的安全度,除了收购时随车抽检,生姜入库前还会再送到相关检测部门进行资质抽检。

  此外,该交易中心8万多平方米的恒温库也全部采用恒温恒湿储藏,温度控制在13―15摄氏度之间,温度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不仅延长了储藏时间保证质量,而且没有使用任何药物。

  “我们这里不论出口还是内销,检测标准都是一样的,要想保证质量仅靠农户自觉还不够,他们把产品种好了,后面的检测、加工、深加工、包装、销售还需要企业来做成产业链。”仁禾集团副总裁乔勇表示。

  毒姜事件是危机也是转机

  解决大姜生产种植的安全问题,一方面是从严监管,另一方面则是进入仁禾这样的标准化、产业化工厂,进行清洗、检测、分类、冷藏、二维码追溯等环节监控,来长期保障农产品质量。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这样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模式成本较高,生产出来的大姜自然在国内市场不具备价格竞争优势。

  “以前超市根本不愿意要我们的姜,一是我们成本高价格自然也高,再就是我们产品单一不如综合供应商有竞争力。现在出了安全问题,消费者、经销商、市场管理者都重视食品安全了,我们的产品开始受欢迎。”乔勇认为,毒姜事件对整个行业来说短期带来了危机,从长远看却是一个转机,传统的种植营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食品安全需求,这就要求整个行业从各环节细分上多下功夫。

  出口机遇虽然倒逼姜农提高了农残意识,但治病终须要治本,仅依靠外力是不够的。毒姜事件,除了反映出相关部门从种植源头到储存、流通、销售各环节的监管不力,更暴露出我国农业分散经营体系监管难、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专家们也认为,集约化、产业化水平提高将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可以逐步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生姜 检测 产业化 施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