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食品安全

“从农田到餐桌”对食品全程监管


  民以食为天,但近年来,食品安全底线屡屡受到冲击。“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吃什么心里都没数。

  ”全国政协委员穆可发昨日接受星报记者专访时呼吁,完善机制齐抓共管,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监测手段:要不断地提升和更新

  食品安全在我国已经是一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已经成为每个人心头压着的重重的黑色阴影。在穆可发看来,监测手段也是目前我国食品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监测合格的产品是不是就是安全的产品?或者说监测的标准是不是就那么科学?”穆可发说,很多监测合格的产品并不是安全的产品,所以监测手段和标准都要不断地提升和更新。

  食品安全全程监管数据平台尚未建立,存在部门间交流沟通不畅、不及时,特别是跨地区、跨部门的“双跨”案件查处工作不协调的问题,造成监管措施衔接不够紧密,全程监管、综合监管、协同执法难以有效进行。

  监管模式:向分品种全程式转变

  在我国,一瓶牛奶出了问题能涉及到多个部门,这些部门“踢皮球”,最终导致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并迟迟不能解决。

  “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模式,由分段监管向分品种全程式管理转变。”穆可发解释说,其实就是建议一个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各环节要对下一环节产品安全负责,特别是农产品的安全。

  当然还可以通过区域联防机制解决监管界限不清问题,消除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三不管”地带。“食品安全委员会就应该问责,哪个部门不作为就要惩罚,不能都你推我推,当‘好好先生’。”

  穆可发不客气地批评现在把奶粉的检测标准降低了,“这些东西其实都是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人的第一幸福感就是健康,然后才是其他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毒素 数据 检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