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实现九连增鼓舞人心,但赖以生存的土壤质量,尤其是近年的日益严重的土壤酸化问题,却会带来农业生产减产、农产品品质下降以及危害农业生态环境、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此必须关注耕地质量,从源头保障我国的粮食质量安全。”新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连步建议,政府和企业合作,群策群力,推进土壤改良,建设美丽中国。
据悉,我国耕地总面积1.2亿公顷,其中中低产田0.86亿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耕地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区域性耕地退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近30年来,由于酸雨、施肥不合理、耕种不科学等原因,我国土壤酸化严重,全国近40%的耕地土壤处于pH6.5以下,12.4%的土壤处于pH5.5以下,1.3%的土壤处于pH4.5以下。相关研究指出,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主要农田土壤显著酸化,pH值平均下降了约0.5个单位,相当于土壤酸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2.2倍,部分土壤pH值甚至降低到了5.0以下。其中经济作物体系土壤酸化比粮食作物体系更为严重,尤其是烟叶、玉米、蔬菜表现突出,产量和质量明显下降。
万连步告诉记者,土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土壤的酸化将导致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引起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等。不仅影响了我国耕地质量提升,还对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具体而言,土壤酸化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造成土壤养分贫瘠,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农业生产减产,农产品品质下降;危害农业生态环境,影响食品安全;耕地质量退化,土壤生态功能变差。
据调查,pH小于4的土壤,产量降低1/3甚至1/2,有的甚至不足正常产量的20%,品质下降十分明显,长此以往,将导致部分耕地减产绝收。专家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新增20亿~30亿,粮食需求很可能会翻番,粮食需求与耕地总产能的矛盾日趋严重。同时,土壤酸化程度不断加剧,耕地质量降低,这无疑给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将带来更大压力。目前,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已被研究人员确认为造成中国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另外,我国农业生产采用高投入高产出的方式,酸雨和过量的氮肥投入,加速了酸化进程。
万连步建议,加强耕地质量立法和耕地保护规划,加大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投入力度;加大对酸化土壤改良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开展酸化土壤改良工作,从根本上遏制不断恶化的状况;针对我国酸化面积大,各地酸化程度不同等具体情况,有关部门制定酸化耕地土壤改良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指导各地开展酸化土壤改良,评价改良效果;加强对新型肥料生产、推广使用的扶持,政府加大缓控释肥、碱性肥料等的生产和推广扶持力度;对酸性土壤改良剂生产企业给予扶持,给予生产企业优惠政策,扩大产量,满足国内需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6/2013-03-08/89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