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食品安全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近年来,江苏省农委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民生工程来抓,深入贯彻《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切实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努力从生产源头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产品消费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据近几年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显示,全省蔬菜农药残留总体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6%以上,畜禽产品药物残留与违禁物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生鲜乳质量安全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100%。近年来,全省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水平显著提高。

一是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明显提高。标准化生产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们采取各种措施加大了农业标准化的推进力度。通过持续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生态健康养殖场创建和全程质量控制示范基地建设等等,全省农业标准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截至目前,全省共制(修)订省级农业地方标准1500多项,已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县(市)18个,部级园艺作物标准园27个,省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1368个,省级全程质量控制示范基地近300个。

二是安全优质农产品发展迅速。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等优质农产品认证步伐,通过目标考核和项目推动等措施,鼓励生产者发展优质农产品,引导农产品生产者落实无公害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积极培育“三品”品牌。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认定“三品”基地面积达4595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超过60%,“三品”有效数达8906个,其中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有效数位居全国第一。同时,全省各地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农产品品牌,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省现有江苏名牌农产品103个,品牌农产品的种类已基本覆盖粮油、畜禽、园艺等所有农业产业领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三是农业投入品管理逐步规范。近几年,我省从农药产品登记审核入手,加强农药登记管理、调优农药品种结构,引导企业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鼓励研发、推广生物农药。全省已禁止了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的登记和使用,限制了乙酰甲胺磷等19种高风险农药品种在蔬菜、水果等作物上的登记和使用。据统计,目前我省高毒农药产品比重下降到了1.67%,低于全国0.59个百分点,高效、低毒、低残留品种农药已发展到200多种,占登记品种的65%。同时,我们积极组织开展投入品市场监管,确保农药质量。重点开展了“禁甲”、“瘦肉精”等违禁添加剂检查以及兽药GMP认证督查等专项治理行动。“十一五”期间,全省农业系统共立案查处各类农药违法案件5907起,查获假冒伪劣农药1082万公斤,捣毁制假窝点14个,收缴并销毁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35.7吨。

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日趋健全。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紧紧抓住机构改革的机遇,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专职监管机构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逐步形成。省农委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全省13个市也都相继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机构,70%以上的县成立了监管科室,50%的乡镇明确了具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功能的机构与职责,并充实了人员。同时,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进程明显加快,检测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农业系统已建成2个省级农畜产品质检中心、12个市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和21个县级农产品质检站,700多个基层检测点,形成了较为健全的监测网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是广大人民群众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近年来,各地农业部门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等主题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以及印发“明白纸”、“简本标准”、现场咨询、网络访谈、走进直播室等手段,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相关知识,指导农民按标准组织生产,向农民宣传违法违规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危害等知识,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和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都明显增强。据统计,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共举办各类培训2076场次、媒体宣传1421场次,培训人员达12万多人次,共发放明白纸、告知书等宣传手册106万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残留 检测 园艺作物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