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港口FOB走势图上看,草甘膦FOB比去年同期上调了400美元/吨,但是厂家并没有从中获得太多好处:第一,2010年7月15日开始,取消了草甘膦原粉9%的出口退税;第二,人民币升值趋势迅猛,经过“N次”“再创新高”截止到4月13日,人民币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5369元,统计显示,人民币兑美元自汇改以来已升值24.06%,今年以来已升值1.31%。由于出口市场多要求账期,出口商将面临更大的兑汇风险。
草甘膦:原料供应方面—涨势正猛;生产环节—勉力维持;销售环节—冷冷清清。
而原药能否乘着主要原料价格上调的东风,打个小翻身仗?个人持谨慎态度:第一,今年和去年不同,刚“十二五“开局,再如去年那样“暴力”的节能减排恐怕不会再出现,大规模、普遍性的原料供应紧张、价格上调的可能不大;第二,国际油价上调,有如下解释:A,美元相对贬值;B,对“石油系”产品价格推升较多,换句话说,也就是国外主流的二乙醇胺生产工艺成本支撑较大,而中国草甘膦工艺属于“煤系”,从本质上说,影响不大,从成本上说,是国内成品油上调带来的运输成本上调;第三,虽然油价上调,让“转基因生物能源”重新回到人们视野中,但是分析07和10年草甘膦产能及产量不难看出,国内草甘膦生产装置已经不再从前的规模,市场稍微好些,中小型装置就会开工;第四,从国际市场,从1,2月出口看,南美市场原粉采购量消化拖累了整个数据,说明美国巨头对市场的把控能力,对中国市场构成严重威胁。
综上所述,草甘膦市场难以乘此“东风”,相反,在终端产品销售、企业流动资金等方面的压力下,有可能草甘膦工厂进入检修期,倒逼上游原料在价格方面有所松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5/2014-8-22/206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