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春意正浓。每年5月底开始,河南、河北、山东等冬小麦主产省份就进入夏粮大面积收获的丰收时节。现在,正是小麦茁壮生长、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面对西南罕见大旱、东北持续低温雨雪、江南频繁雷雨天气等极端异常的气候影响,今年夏粮生产的这场攻坚战显得格外艰难。眼下,从江南水乡到黄淮平原、从西南旱区到东北边陲,一场夏粮生产的热潮正在掀起。
严峻气候挑战今夏粮食丰收
“这40亩早稻全没了,真是可惜啊!”江西省崇仁县相山镇农民叶英平望着田里零星剩下的秧苗,既焦虑又无奈。受前期持续降雨和低温的影响,这位种粮大户有40亩早稻秧苗被冻死,将减产粮食3万多斤。
人们常说,农业生产是随着时令变化的“四季歌”。然而频繁的冷空气、持续的低温雨雪却让种了一辈子的庄稼汉们饱尝“倒春寒”之苦。
去年11月以来,我国东北、华北地区气温已连续近6个月比常年同期偏低。据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肖子牛介绍,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4月20日,东北、华北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8摄氏度,为1978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具有低温事件发生早、极端气温低、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而低温恰恰是影响夏粮生产最突出的灾害。去冬今春,飞扬不断的雪花成了东北三省的常客,持续走低的温度让北国大地迟迟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受异常气候的影响,东北地区大田播种和水稻育秧较常年同期推迟7-10天。
与此同时,在冬小麦的主产区黄淮海地区,多年少有的低温,造成每棵冬前小麦少1片叶、少1个蘖、少1条根,苗情差于常年,有的地方甚至是几十年来最差苗情。
河北一位小麦专家说,他种了一辈子小麦也没有见过今年这样的气候,今年河北的苗情是近30年来最差的。
异常气候对小麦生长带来的威胁将直接影响到夏粮产量。夏粮占全年粮食产量近四分之一,夏油产量超过全年油料产量的五分之二,因此,紧紧抓住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争取夏粮生产首战告捷,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
各部门积极行动,应对措施紧锣密鼓
粮价稳、百价稳。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粮食的丰收对于我国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管理好通胀预期,意义重大。夏粮生产对全年的粮食总产至关重要。
从去年末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全国“两会”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到近日国务院有关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一直是个重要话题。
面对严峻复杂的气候状况,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制定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进一步鼓励种粮农民的积极性,确保夏粮和全年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形势不逆转。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还专门发出通知,要求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服务,根据不同区域,筛选推广抗低温、抗旱、抗病虫害等农作物品种,将科学抗灾技术尽快送到农民手中。
我们看到,从实施冬小麦弱苗施肥、西南旱区覆膜种植和东北水稻大棚育秧补助到增加高产创建补助,从提升油菜子收购价格到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从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到加大农村金融扶持力度,一系列稳粮增收的好政策如春雨般洒向农村大地。
与此同时,各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
财政部近日拨付财政支农专项资金20.8亿元,用于扶持农业生产、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农业部派出17个督导组,分赴21个夏季粮油主产省和春季农业生产大省分类指导农民科学种植;
水利部加大抗旱保春耕的力度,采取多种措施保障春季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中国气象局每天对降水、日照、土壤墒情、渍涝情况进行跟踪监测,为农民提供最新监测预测和生产建议……
夏粮生产攻坚战号角吹响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政策好更要人努力。随着近期全国气温普遍回升,以及稳粮政策的推出,各地农业部门把抓好春耕生产、贯彻落实好政策作为头等大事,农民们也把夏粮丰收作为最紧要的农活,全力开展各项田间管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4/2010-05-06/99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