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整合多学科资源,打造学术品牌
最近,浙江大学“卡特”中心喜报连连:全国一共62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卡特”一举拿下两个;全国一共180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科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卡特”独占三席;三年一度的国际农经学者大会,“卡特”有4篇论文在激烈竞争中入选。这些成绩引起许多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关注。一个只有30名教师的研究机构,成立十年就在“三农”研究领域取得骄人的业绩,在国务院学位办的学科评估中,连续登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榜首,“卡特”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开放中整合
中心主任黄祖辉教授认为,“三农”发展日新月异,“三农”研究如果再采取传统的办法,单枪匹马,关起门来做学问,路必定越走越窄。例如村建设,涉及到规划建设、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诸多方面,只靠一个学科,是无论如何解决不了整体问题的。
浙江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十分明显,其中理工农医经管文等应有尽有。“卡特”的定位既然是跨学科、开放性的研究机构,就应该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卡特”应该打造成一个开放性的“大舞台”,所有“三农”志士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发挥才智,贡献力量。
黄祖辉主持的《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路与对策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作为浙江大学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04年立项以来,黄祖辉组成了一个20多人的研究团队,其中包含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农学等诸多学科专家,经过4年多的联合攻关,系统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构想、基本思路和具体对策。出版了《中国“三农”问题研究文丛》达26部之多,内容涉及到所有“三农”基本问题,如农地制度及其改革,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经营体制与农民组织化等。最后,该课题以免于鉴定形式顺利结题。
整合无处不在
“卡特”将自身运作机制概括为五句话30个字:“以基地为平台,以‘卡特’为品牌,以项目为纽带,以学术为根本,以制度为保障。”
在黄祖辉看来,正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这一平台,让“卡特”占领了“三农”研究的制高点,不仅如此,基地这一平台还为整合提供了空间可能。在此基础上,黄祖辉将品牌意识引入研究领域,他认为,品牌可以引领整合。因此,“卡特”十分注意品牌资产的积累,注意利用每一个机会突出整体品牌形象。
但是,光有平台和品牌,不足以吸引研究人员,还必须有项目作为纽带。有了项目,大家有事可干,才能聚集在一起。聚集在一起的根本目的,则是为了学术,这是由研究中心的性质所决定的。为了保证这一整套理念的顺利实施,“卡特”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如项目招标制度、主持人制度、利益分配制度、激励制度等等。也就是说,整合的空间是平台,整合的引力是品牌,整合的纽带是项目,整合的驱动是学术,整合的保障是制度。
经过十年的运作,“卡特”的运行机制日趋成熟,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整合。
“卡特”下设多个分中心(所),每个分中心(所)都有明确的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和各自的小团队,但相互间并不封闭,可以根据项目情况进行自由交叉组合,实行互补。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三农”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浙大传媒学院的胡晓云老师一直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但因为分属不同学院,研究上“井水不犯河水”,今年初,她在“卡特”旗下组建了全国第一个“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感觉如鱼得水。编制并没有变动,但在研究方向上找到了坚强的依靠,而“卡特”中心也因为她的加盟,研究体系变得更完善,更丰富。目前,该中心正对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进行评估。
像胡晓云这样,整合在“卡特”这一平台上的研究人员,先后共有三十多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学科,在“卡特”这一研究平台实现着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卡特”通过优良的平台服务体系,还吸引不少的博士后和海外学者来“卡特”开展项目研究。从这一意义上讲,“卡特”成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尽管他们中大多数并不最终落户“卡特”,但仍然被看成是“卡特”的一员,他们推动着“卡特”研究力量的不断壮大。蒋文龙;胡立刚;光明日报记者 叶辉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4/2009-10-21/95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