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始终“奔驰”在创新之路上


始终“奔驰”在创新之路上 ——记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首席技师赵郁

  2007年8月24日,北京奔驰公司亦庄新厂区内,员工们围着一辆白色轿车来回打量。当企业老总把这辆价值20多万元的轿车钥匙交到新聘首席技师赵郁手里时,不但赵郁心情激动,“奖给工人一辆车”这一消息也迅速传遍首都汽车界。从学徒工到工人技师,从首席技师到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赵郁用自己的奋斗换来了今天的荣誉。

  高考失利与汽车结缘

  1998年,赵郁高考失利。正当他情绪低落时,一个朋友介绍说,北京吉普正在招工,作为合资企业,待遇不错。赵郁随后报名,并顺利通过面试,成为北京吉普装配线上的一名装配工。善于思考、勤奋钻研的他逐渐在工作上崭露头角。一年后,赵郁被分配到分装线上分装风挡玻璃。当时汽车风挡由手工安装,安装过程中用劲儿稍有不均玻璃就会碎裂,破碎率较高。赵郁琢磨创新工艺,总结出一套独特方法,当时安装风挡1万块不碎的水平已是异常高超了,而赵郁的纪录是3万块。

  赵郁的同事袁文斌对记者说:“从学习、借鉴,再到创新,赵郁对汽车制造技术的钻研可谓是到了

  痴迷的程度。”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产品也成为高科技的体现,尤其是在电子技术方面的应用发展非常快。赵郁说:“我深知,靠一把尖嘴钳、一个十字改锥、一个万能表打天下的时代过去了。”

  “爱学习

  ”,掌握高精尖技术

  2005年,北京吉普“变身”北京奔驰。世界一流汽车产品的引进,也带来了高精尖的技术。面对挑战,赵郁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记者采访赵郁的同事和徒弟,“爱学习”是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不管是在厂里还是在家里,赵郁的身边总有各种各样的工具书、英语词典。

  北京奔驰作为合资企业,一些国外专家也频频来到生产车间。“赵郁既虚心向外专学习,又不盲从他们。”赵郁的同事陈征说。他对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15辆克莱斯勒300C准备交车时,车辆的发动机制动系统出现故障。有人提出从国外请专家来北京,但这样时间长而且费用高。赵郁毅然承担了这个重任。他提出了一个创新性思路——既然按维修理念找不出原因,那就从装配理念上入手。检测实验证明这一思路是对的,很快,15辆车顺利交车。从此,外专不但放手、放心让赵郁去干,而且相信他是NO.1。

  “赵郁创新工作室

  ”成立

  从一名普通组装工成长为首席技师,赵郁似乎还不满足,他说:“一个人的智慧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让更多的员工掌握高精尖技术,发挥团队优势?这使我有了筹建创新工作室的冲动。”

  赵郁的愿望很快得到实现。去年1月,首批首都职工创新工作室授牌仪式在北京举行,而“赵郁创新工作室”名列其中。北京奔驰对工作室成立投资30万元,工作室不但有几百平方米的工作场地,还配备了计算机、图书等工具资料。“在为公司创造更高效益的同时,工作室的成立,为我们普通劳动者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上升通道。”赵郁的徒弟宋子卓对记者说。

  近年来,赵郁获得了各种荣誉,但他对于自己掌握的技能和窍门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赵郁的徒弟高奕然说:“为了尽快提高我们这些80后、90后年轻员工的技能,赵师傅组织我们成立学习小组,比武学艺。截至去年底,我们车间考取各类技师资格的达44人,高级技工占比近七成。”

  “只是一味模仿、复制,而没有创新精神,我们永远都不能成为真正的第一。”赵郁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以自己的行动引领着周围的员工。

  本报记者买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检测 复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