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泽州近九成耕地出产“三品”


健全监管体系推进农产品认证 泽州近九成耕地出产“三品”

  近年来,山西省泽州县在大力实施农业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的同时,十分注重提升农产品质量,先后深入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执法年等活动,积极实施市场准入,加快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全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目前,全县取得“三品”认证的农产品有59个,“三品”基地面积64.3万亩,占全县72万亩耕地面积的89.3%;“三品”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2010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推广与监管示范县”称号。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解。自200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以来,泽州县就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领导小组,设置了办公室,严格落实责任制,细化了目标任务,统筹协调全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督促检查各部门贯彻落实情况。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重点节假日期间,都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正确引导。《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出台后,泽州县把这两部法的宣传、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认真进行了组织和实施。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与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农业技术下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等相结合,在全县17个乡镇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讲座100余场次。此外,采取宣传车、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近年来,累计出动宣传车60余次,印发宣传资料1万余份,张贴标语、悬挂横幅100余条。

  整治农资市场、确保投入品安全。为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加强了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近年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在春、秋农播时节深入全县的种子、农药、化肥等39家农资经销单位进行拉网式检查;并指导农资经销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建立了农资诚信档案;对无生产许可证、检疫证、有效证件的编号,未标识质量指标和产地,标签标识严重不规范等问题的农资门市部,要求下架退货处理;共查处违法案件5起,没收违法所得1441元,罚款5225元,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泽州县杜绝了国家禁止使用的5种高剧毒农药,设立了高毒及限用农药的专柜销售和登记销售,健全了农资市场的进销货台账制度,实现了农业投入品的可追溯。

  强化产品抽检、完善体系建设。近几年来,泽州县除要求所有获证企业对生产的产品进行自检抽查、保证安全进入市场外,还一直坚持对农产品实行从生产基地到市场环节的定期抽检。每年例行监测2次,重大节假日抽检3~5次。近年来,累计抽检农产品共40余次,抽检产品1000余个,农残抽检合格率逐年上升,由2007年的不足90%到2010年的100%。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泽州县于2009年积极申报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验检测站项目。

  推进“三品”认证、实行统一监管。目前,泽州县“三品”认证工作居晋城市第一。为保证“三品”质量可靠,泽州不断加强对农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服务工作,实行统一监管制度,建立了生产记录制度、投入品登记制度、进销货台账制度、标志使用记录等制度。所有“三品”认证企业都制定了质量控制措施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行了统一供种、统一农业投入品供应、统一标准化技术指导和生产记录、统一生产管理、统一质量检测和统一组织销售,形成了一整套生产标准。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放农产品生产基地种植情况、投入品使用、生产、销售等系列台账记录簿500余本;发放无公害农产品标识购买和使用登记簿60本;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80份;购买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220万枚;对生产记录、投入品使用、销售台账记录不全的,或者有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提出了整改意见并督促企业如实记录;对“三品”认证企业使用农产品标志不规范的,严禁其上市销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基地 检测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