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农业农村部宣布,截至2020年底,我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已顺利实现预期目标。2020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40.2%,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40.6%,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这一成绩的取得,说明绿色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生产正成为现代农业的主旋律。
“以前种水稻要多次施肥,现在一次就能搞定,大大节省了用工成本。”江苏省如东县掘港街道的家庭农场主吴晋飞高兴地说。去年他的农场里有120亩地用了“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插秧的同时就能同步施肥,还能实现一次轻简施肥、全程精准供肥。“这项技术应用之后,能节省氮肥30%左右,每亩地能节约成本70-80元,而且能够全程机械化,大大缓解了农田‘用工难’的问题,今年计划用到500-1000亩。”吴晋飞说。
不仅仅在如东,5年来,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在全国各地展开,各项科学施肥用药技术加快推广。如今,制度的“四梁八柱”已经构建起来,一批样板模式已经显现,化肥农药的减量使用已成为种植业的常态,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在田间地头不断取得新突破。
从粗放到精准 化肥农药不断减量增效
以前,多用肥、盲目用药的种植观念和习惯,使得化肥农药过量粗放使用,不仅严重浪费了资源,增加生产成本,也导致了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
自2015年开始,农业农村部全面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由追求数量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转型,告别拼资源、拼消耗的传统老路,带动农业大步迈向绿色发展之路。据统计,2020年有机肥施用面积超过5.5亿亩次、比2015年增加约50%,高效低风险农药占比超过90%。
在果品大县山东省蒙阴县,大大小小的果园随处可见。与往年不同的是,如今每个果园旁都多了几个形状各异的“粪堆”。这些“粪堆”没有臭味,抓一把,略感温热;踩一脚,质感松软。这些“粪堆”是蒙阴果农利用农业废弃物自制的有机肥。“别小看这‘粪堆’,园子里能种出皮薄香脆的苹果就靠它。”野店镇毛坪村果农周平说。
2017年2月,蒙阴作为苹果优质生产区,承担了苹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工作。经过三年的探索,蒙阴通过机制创新、专家指导、补贴调动,在全县农民中形成了利用“果木枝条+畜禽粪便+微生物菌种”自制有机肥的热潮,简单易行的有机肥制作方式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21-01-19/273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