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广东部分地区肥市有点乱


  本报讯 只要是包装漂亮就能卖出高价,标上不同国家的“进口”产品随处于见,一些产品的作用被夸大……这是《农资导报》产业调研小组近期在广东部分地区进行化肥产业调研时看到的情况。

  在广州增城,一家农资零售店的老板指着地上有着漂亮包装袋的化肥说,在这里化肥能否卖上价,包装很关键。只要包装漂亮,再加上洋文与洋图案,同样养分的肥能比其他化肥每袋多卖50~100元。老板指着标几款有N∶18 K∶18 S∶18、15N 15K 15Ca、15N 15K 15Mg的产品说,这些产品有漂亮的包装,还标称含有中微量元素或海藻、聚谷氨酸等生物活性剂,全部以特肥卖,货走得快,有时一天能出几吨货。“尽管这些产品包装并不规范,产品质量也一般,可当地的菜农认可。”店老板说。

  在汕头一家农资经营店,调研小组看到地上堆满了标有从挪威、俄罗斯、德国、比利时、意大利、丹麦、希腊等国进口字样的肥料。但仔细一看,这些进口肥料有不少涉嫌假(仿)冒进口肥。比如,有的在包装上没有标注产品的进口合同号,而是标有“执行中国标准GB……”,产许可证号(XK开头)以及肥料登记证号;还有的包装上写德国膨果肥,有的用汉语拼音代充英文;还有的标称“原料产地比利时XX公司,生产地国内XX公司,国内xx独家代理”等字样。有专家表示,这类肥料让人误以为是进口产品,有假(仿)冒进口肥料的嫌疑。

  为何印上洋文贴上洋商标就能卖好价钱呢?广州市源昶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细东解释说,以前,进口肥以速溶、见效快深得广东农民的认可。广东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总裁杨进昌也表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口肥一直占据广东肥料市场的半壁江山。近年来,虽然一大批国产化肥迅速崛起,不论是品质还是肥效已经赶上甚至超越了进口肥,但市场认可度没有那么高。于是,就有个别生产企业在包装上作文章,让农民以为是进口化肥,用这种方式来迎合消费者的心理,误导消费者。

  调研小组还发现,有些农资经销商有意无意夸大特肥、生物刺激素、土壤调理剂等产品的功能。广州田地间生态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锦康表示,特肥和生物刺激素确实能解决农业种植中的一些问题,但并非是万能的。部分经销商夸大这些产品的功能,就是以此为卖点,高价卖产品。

  在增城、花都、洪梅、惠州、肇庆、汕头、番禺等地区的市场上,有商家就宣称自己的产品能修复因传统种植方式而受损的土壤和解决作物病害。对此,广东福利龙土壤修复研究院院长童克兵表示,这明显有夸大产品功能的嫌疑。

  “土壤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产品、技术与路径作支撑,还需要改变耕作方式,并不是一种产品就能解决的。这样做很可能使本来正在回归本质的肥料消费市场又走进新的误区。”一位在广西玉林包地的种植大户苦笑着说。

  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主任汪洪表示,现在化肥市场确实到了优胜劣汰的拐点,一些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十分严峻。为此,厂家和商家在营销上不断创新无可厚非,但是也必须遵从国家和行业的规则,尽量从品质、品牌、技术创新方面下功夫。(王军 高永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微量元素 其他化肥 海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