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肥料路漫漫 求索缘初心


  2016年11月17日,在山东临沂举行的ISO/TC134(国际标准化组织肥料与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十二届年会上,ISO/TC134秘书长塔巴里(Tabari)代表ISO,授予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肥料工作组(ISO/TC134 WG1)召集人刘刚杰出成就奖,以表彰他在新型肥料国际标准制定、技术委员会的建设与交流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2018年5月,从上海化工研究院退休的的刘刚,成为史丹利农业集团副总裁。

  谈及人生的这个转型,刘刚给出了3个理由:想做事,想为肥料业做事,想为农民做事。

  不忘初心 勇担使命

  刘刚是老三届,1975年在陕西插队时首次与化肥结缘。他帮村里去当时大名鼎鼎的宝鸡氮肥厂买氨水,倒在橡皮袋子里用拖拉机拉回村里。村里专门挖个地窖存放氨水,但氨水很快就挥发光了。

  刘刚告诉记者,当时要托人才能买到氨水。宝氮还有碳铵,那可是高级肥料,更贵更难买到。

  1982年1月,刘刚进入上海化工研究院,从事危险化学品分类鉴定及肥料标准化研究等工作。1994年起,作为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在肥料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刘刚建立和完善了中国肥料土壤调理剂标准化体系。他主持做的事情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站在国家高度上服务行业。这也是刘刚的初心。

  2000年,中国肥料创新加速推进,刘刚发现了创新中的一些问题。他提出,肥料业界创新的愿望很强,一部分企业动作也比较迅速。但大家各做各的、互不通气、力量分散,造成技术浪费,很多科研项目无法产业化。这种极度不均衡的行业创新状况也给造假者以可趁之机。

  基于此,刘刚提出对肥料创新进行引导,鼓励企业合作创新,同时以标准为武器为新型肥料保驾护航。因此,在最近10多年里,在缓控释肥、水溶肥、硝基肥等新型肥料领域的标准制定方面,中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ISO/TC134的国际标准项目已经通过的共有44项,其中中国就主导了13项,占了将近三分之一。

  到肥企去 力补短板

  刘刚认为,在农业的大生态圈里,种植者的专业化已经成为当前最大的短板。

  2018年,在全球肥料标准制定领域有很高声望的刘刚退休了。他离开了工作生活了30多年的上海,选择了一个新的工作单位史丹利。到山东去、到肥料企业去、到农民中间去,这成了刘刚的新追求。

  中国农民的种植技术与40多年前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这带来了农业、农资生态圈的一系列问题。最好的肥料、最多可选择的品类,却被大多数种植者以老习惯使用,浪费、污染、肥效极低。

  他为种植者开出的药方: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提升服务,医生就是复合肥企业的农技服务人员和每一名销售人员。当前国内测土施肥的比例很难统计,业内的乐观估计是30%。而国外农业发达地区,这个比例高于70%。

  谁能帮助种植者学习,改变这个倒三七的比例?刘刚认为只有靠肥料企业。企业在培训种植者方面的工作量很大,既有基层普及推广工作,也要有高端课题的研究开发工作。这不是一家两家三家企业独力可以完成的,需要有更多的有影响力的企业共同完成。

  刘刚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确定了很多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课题。其中之一就是解决磷当季利用率仅20%的问题。为此史丹利和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初步商定,合作培养博士生,专题研究提高肥料中磷的利用率的途径和方法。

  依托“蚯蚓” 测土配肥

  刘刚是个务实的人。他说:“解决中国农业问题和种植者问题可以从最基础的事情入手,扎实推进。”他说的这个基础就是测土配肥,这是农业生产的百年大计,也是肥料产业的百年大计。

  2019年7月10日,史丹利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的蚯蚓测土·整村推进苹果示范村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姜堡村诞生。史丹利计划用5年的时间以测土配肥和农化服务为导向,通过蚯蚓测土、配方施肥、专家指导等方式实行整村推进战略,最终做到减肥增效。他们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在全国建设100个试点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施肥 氨水 农业生产 生态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