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租弃耕:粮价“天花板”下沉,成本“地板”上升,来自自然灾害的经营风险增多,部分种粮大户积极性受挫; 账面上的口粮田与实际面积有所出入:部分乡镇存在不同程度的口粮田抛荒现象,部分农民把口粮田改种了草坪和其他经济类农作物,但这些田块仍按照种植粮食上报面积; 基本农田非粮化:部分地区划定的基本农田或补充的耕地存在“进山上坡”现象,偏向划到山区,而且海拔越划越高,这使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质量受到影响; 耕地地力遭到破坏:部分农业经营主体将种粮改为种草皮,收草皮时需要连同表层土一起铲走,一年收获4次相当于把田“扒了4遍皮”;一些种茶果苗木的田,时间长了会土壤板结,这给耕地和地力保护带来较大隐患。
记者近期深入南方部分粮食生产一线发现,在粮食市场低迷和经营主体自发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部分全国产粮大县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保障粮食高质量稳定生产的因素:部分种粮大户积极性受挫,退租弃耕;局部地区基本农田存在非粮化倾向,耕地地力遭到破坏;粮食生产统计制度不完善,账面上的口粮田与实际面积有所出入等。
专家提醒,上述现象虽然只是在个别县区出现,但值得警惕和关注,应举一反三主动应对,消除影响粮食生产稳定的隐患。
1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7-15/270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