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电商扶贫如何使更多利益留在农村


    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

    最近几年,各种电商平台纷纷加入扶贫助农工作,阿里的“淘宝村”,京东的助农项目等都是典型代表,其中淘宝直播更是链接生产和消费的创新。可以说,电商平台的扶贫助农模式,极大地缩短了生产和消费的距离。中国电商的各种扶贫助农实践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构成中国扶贫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创新。拼多多在云南保山落地的“多多农园”项目,致力于通过改造咖啡的种植、加工、销售环节,带动农产品的销售,并长远推动产业升级。该项目覆盖两个贫困村,涉及建档立卡人口792人。明年起,贫困村将大面积替换种植高级咖啡品种,多家拼多多平台新锐咖啡品牌商,已提前预订该批产能。据了解,这个项目预设了从“做给农户看”到“带着农户干”再到“农户自己干”三个阶段。初期由拼多多提供产业扶持和营销扶持;中期形成较为稳定的第三方“代服务”机制;后期则逐渐退出,合作社全权掌控,并由当地政府确保利益分配依规进行。

    在此,可以看出“多多农园”模式有四点创新。

    第一点,通过“最初一公里”直连“最后一公里”来缩短产业链条,可以让消费者买得便宜,也能让农户收获更高价值,这是利益分配机制创新。这也是如阿里、京东等众多电商平台共有的特点。但是,拼多多依托其社交电商的特色能在短时间聚集巨量消费能力,这与鲜活农产品在短期内成熟需要产生瞬间巨量购买能力的特点相一致。所以,“多多农园”依托线上线下的配合比其他电商平台更具有消费效率,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鲜活农产品一旦成熟即需要短期迅速销售的难题。

    产业扶贫往往存在一个难题:如果产业有效益,往往主要的利益都不在农民身上,如果这个产业没有效益,农货滞销,负担大多在农民身上。这也是困扰产业扶贫的重要问题。产业扶贫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开发,其意义是希望最后的好处主要归农民,做到这点难度比较大。“多多农园”项目聚焦解决这个问题,那创新的意义就非常大。

    现在有很多“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形式,的确把农户组织起来带入了市场。千家万户的农户没办法独立对接消费者,一定要平台发挥作用,但多数时候,农民也没得到那么大的利益。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兴旺,核心是什么?产业的利益要留在乡村。“多多农园”把产业链条的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利益都尽量留在乡村,意义非常大。

    把利益留在乡村,并不是说让产业链里的其他环节,其他从业者得不到利益,而是实现更合理的分配。在咖啡产业链里,上游农户只占全部利益的1%,所以要想办法改变产业链,用创新机制平衡农户的利益。现在就是通过“最初一公里”直连“最后一公里”这“两公里”来缩短产业链条。

    第二点,拼多多对建档立卡户的瞄准机制进行了创新。由于农产品比较利益比较低,所以产业扶贫价值链最理想的状态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是一个人,从而做到利益不流失。如果不是一个人,那么利益必须一致;如果利益不一致,就得让他们的权利对等;权利再不对等,那信息一定要对称。只有满足这四个条件,利益才能不仅留存在农村,而且更有效瞄准建档立卡户。

    我在版纳河边村做扶贫、农民种南瓜。种了之后,外面的合作社进来,收购价7毛钱一公斤。农民搞了5亩地,化肥、种子等花了2400多块钱,最后只能卖1700块钱。辛苦一年还要亏本,但是不卖的话,南瓜就会烂掉或者喂猪,只能亏本卖。造成这个局面的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农民不知道外面到底多少钱,只能听外面的人说多少钱,这是乡村振兴、产业扶贫的大问题。

    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价值链不同。有些工业产品,如一部手机100块钱的成本,其终端售价可以到一万,在长长的产业链中包含着创新的价值。但农产品如果产业链拉长,会不断造成利润的分割,每个环节的盈利边际都特别低,每一位参与者都挣不到大钱。

    “多多农园”开创了以档卡户为主体的上行模式,在此机制下,上下游的利益将形成持续且微妙的博弈与再平衡,博弈的结果无疑在整体上有利于农民。在此基础上,再去创造更精准的瞄准机制,这直接关系到扶贫能否真让穷人受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咖啡 南瓜 营销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