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千难万阻终究“过眼云烟”


    扬黄灌渠的工程解决了盐池、同心、环县、定边4县部分地区27万人饮水和79万牲畜的用水问题,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得以开展农业灌溉。

    “以前没有水的时候,粮食根本种不活、牛羊也难养,我们自己吃水都吃紧,更别提给牲畜喝水了;水来了以后,作物能活了,种些小杂粮够自己吃,富余的还能卖些钱。”现年70岁的惠安堡镇隰宁堡村张天佐老人,见证了扬黄灌区从无到有、盐池从没水到有水灌溉的过程,回忆起过去,他笑了笑说,“以前啥也没有,穷的也没什么斗志,后来沙子没了加上又来了水,村里人都慢慢富裕了,现在的日子好过了!”

    “当时修建水渠,也是十分困难,尤其沙尘刮完后,刚修的水渠全被埋了,根本找不见,大家耗费很大精力挖沙找渠,后来修一段就插一面旗,即使风沙过后也能迅速找到渠道所在。”当年参与扬黄灌区修建工程的张天佑回忆道,当被问到当时困难那么大,大家为何还如此斗志昂扬时,张天佑说,“不修不行呐,不建好水渠,黄河水引不过来咱们这儿,一辈子都改变不了贫穷落后。”

    穷山恶水道路难行?

    ——那就搬出来,移民新居“丰衣足食”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灌渠的修建,道路四通八达,原本制约盐池的深度贫困问题也得到有效破解。在摆脱深贫的过程中,山中的贫困却有另一番难度。位于盐池县南部山区的惠安堡镇萌城村,革命曾在此取得了转折性胜利,但贫穷却依然在此延续。

    记者走访至萌城山区,山路难行和土窑洞房屋是萌城村最大的特点。针对萌城开发难度大、产业植入困难等问题,盐池县惠安堡镇以移民搬迁为主要脱贫方式,将萌城山区中的村民,通过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搬迁至距离萌城40公里的隰宁堡附近,其中由4个自然村组合而成的惠苑村就是生态移民搬迁村之一。根据当地牛羊养殖产业的特点,每户搬迁户帮助其修建养殖棚舍,不仅为村民修建新的房屋居住,还为搬迁户规划好了产业发展。

    “我们家祖孙三代以前在山里住的都是窑洞,下趟山太不容易,娃也没怎么受过教育,在山里就种着一点儿小杂粮保温饱,赚钱致富简直想都不敢想,除非像他们有些人离家外出打工。”惠苑村村民告诉记者,“现在搬出来了,交通也方便,娃也有学上了,我家现在也养了30多只羊,种了10亩黄花,现在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萌城是甘肃与宁夏交接地带,也是所有由南至北的大货车的必经之地,家住萌城村新居的张全孝搬迁至新居后,靠着以前在餐馆后厨打工的经验,通过金融扶贫的政策支持,在国道边开起了自己的小饭馆,现在每年能增收10多万元。“还是感谢政府,给我们这么好的政策,又是住新房、又有生意做,现在家里开上了小汽车,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大山的老母亲也可以在新房子里安享晚年了。”

    国家易地扶贫政策的实施,精准有效解决了深贫地区的脱贫问题,虽然现在山里的村民并未全部搬出,但是随着下一批搬迁的开始,预计村民将于今明两年内全部搬出实现全面脱贫。

    据悉,盐池县在2017年率先实现脱贫,脱下了戴在头上多年的贫困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沙漠化 农业生产 乔木 荒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