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用高品质跨越高门槛


    92.6%、75.5%、73.4%。

    烟台人也会自豪地说,全市农产品出口额2018年达34.47亿美元,占全省1/5,全国1/20,居地市级首位。仅一个龙大集团,其出口冷冻菠菜就占到全国的1/5,粉丝类产品在日本市场占有率达到40%。

    回顾入世以来山东农产品出口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两条脉络:一条是技术壁垒不断加码,门槛不断被抬高;一条是以高品质应对,在跨越中稳健参与国际竞争,占有着越来越稳固的出口份额。

    “安丘模式”,最值得推广的经验是什么?

    如何打造农产品出口的高品质?

    这还得从2006年说起。面对巨大压力,山东在全国率先颁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性法规《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2006年),决定先从日韩市场为主、出口集中的潍坊安丘市开始试点,开展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

    “安丘模式”由此而产生。经过多年的摸索,安丘已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科学指导、龙头带动、部门联动、全民行动”的管理机制,健全了组织领导体系、质量标准体系、控制管理体系、检测监控体系、查询追溯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多元化市场体系、诚信管理体系等“八大体系”,构建起了“源头控制、过程监管、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的“四道防线”,实现了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出口无障碍,打造出了享誉国内外的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2017年,山东省在全国首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区域化管理从“安丘模式”“潍坊经验”到全省推广,上升到国家标准,并在全国359个市县推广。

    这些年,优质安全成了安丘农产品的最大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也成为出口持续飞扬的密码。“安丘模式”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领导体系’可以说是‘八大体系’的龙头。2007年安丘市专设了副县级规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简称‘农安办’,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个机构,好多事没法统筹协调监督。”安丘市副市长赵祥永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正因为农安办有专职人员干事、有明确的职责任务,把企业个体做不了的事管起来,一切才能落到实处。”

    李建军深有同感,“多个部门联动非常有必要,农安办就是一个综合协调各部门职能的常设机构,这样就能把各个部门漏下的活干了,把职能不清以前没人干的活也干了。只有机制职能理顺了,其他具体举措才能顺畅实施。”

    要用国际化标准来净化源头,接下来,质量标准体系、控制管理体系、检测监控体系、查询追溯体系就是相并行的“四驾马车”。

    ——制定接轨国际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坚持“有标贯标、无标建标、缺标补标”原则,参照日本、欧盟等国际农业操作规范,制定了安丘大姜、安丘大葱、安丘肉鸡等6大类农业标准综合体,生产技术标准200多个,逐步形成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相配套,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业标准体系。同时,安丘积极鼓励、帮助龙头企业采用国际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多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欧盟GAP和日本JAS有机食品认证。

    ——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严格监管。对农业投入品严格实行告知备案、连锁直营、联合执法封闭式管理。同时,将农产品质量监控关口前移,把用肥、用药、大气、水质和种植区的环境要求全部纳入新的质量控制体系。

    ——实现全过程无缝隙的检测监控。“你送我检、政府买单”,投入3000多万元,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检测资源,改造提升市级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在全县设立600多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点,对安丘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运输、仓储配备等全过程实施检测,形成了无缝隙监测网络。

    ——实现追溯全覆盖。全区域、全品种、全产业链覆盖,完善升级追溯查询平台,对农产品实行“数字化”“身份证”式的标识管理,做到了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按照全行政区域覆盖、品种逐年扩大的原则,在全市全面推行以二维码追溯管理为核心的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探索建立农产品安全指数发布制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检测 蔬菜 品种 质量标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