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维福
206公里风景大道邀你饱览6646平方公里“京西百渡国际山地休闲度假区”,116公里风景廊道约你畅游“京南新城特色旅游体验区”……不论登名山(白石山)观秀水(易水湖)、游长峡(百里峡)临古迹(清西陵),还是新奇体验各个县(市、区)农业、工业、商贸、体育旅游观光园区、特色产业小镇,你所有的游历定位,都不会超出地处“北京、天津、雄安”三地核心的河北省保定市。
2018年游客总量突破一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近五年分别以年均20%、30%速度递增。从长期的全省默默无闻,到进入旅游品牌前列、让“京畿胜地,醉美保定”名扬四方,这是近年来保定全市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举措,凝心聚力发展全域旅游带来的惊人呈现。
重锤定位:确立为全市战略性支柱产业
有3000年历史的保定不仅自然风光瑰丽,更具厚重的人文底蕴,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因为缺乏统一谋划,旅游业态单一、旅游产品稀少、管理分散乏力,一直难以形成全市性的旅游品牌。怎样丰富业态做精产品,把更多游客吸引过来?怎样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推动保定新一轮发展?保定人憋着一股劲儿。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的启动实施,终于让保定看到了摆在家门口的历史机遇。保定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把发展旅游一举确定为全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保定为什么给旅游这么高的战略定位?市委书记聂瑞平的话掷地有声:“抓旅游就是抓协同发展、就是抓绿色发展、就是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定不移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支柱产业来抓,加快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产业强市转变。”为确保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保定市市长郭建英明确提出:“要聚焦着力点,加快布局三张网(旅游交通网、公共服务网、智慧互联网),精心打造多亮点,推动旅游产业从高速增长转向优质发展。”
有此共识,保定全市发展旅游的决心、态势、举措无不前所未有。特别是借助近三年来召开省、市旅发大会的契机,坚持每年创建3个全域旅游县(市、区),每年创建几个新业态小镇和多个A级景区,每年打造一个有特色的旅游产业集群。迄今为止,保定已先后在涞水、易县、涞源打造了京西百渡国际休闲度假区,在高碑店、定兴、白沟打造了“京南新城特色旅游体验区”,在满城、竞秀、顺平打造了“国际都市田园休闲区”。初步形成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并重、传统业态和新业态共进、核心产品和配套服务相辅相成的“全域、全业、全覆盖”旅游产品体系。
目前,保定全市已拥有5A级景区2处、4A级景区13处,以及一批农业、工业、康养、体育、研学等“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产品,同时还拥有44家星级饭店、143家旅行社、1000余家农家乐。业态、产品、接待能力全面提高。
保定旅游,从此告别默默无闻,昂然挺进全省第一方阵。
多点突破:构建全市旅游新格局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年不下十余次一线现场指挥调度,各部门、各县市更是各负其责敢于担当,全市干部群众真抓实干推进全域旅游,极大提升了保定在全省旅游业、乃至全国旅游业的实力。目前,在全省首批11个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县(市、区)中,保定就占了5个,成为创建数量最多、进度和质量均位于全省前列的地级市。
保定的全域旅游,始终强化规划引领,坚持“宜居宜业宜游”“景城镇村”规划建设一体化原则,将全市作为一个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按照“一核两区三带六大板块”全域旅游格局,统一进行规划、布局、建设,各部门、各县(市、区)目标明确,实行挂图对标推进。
开启全域旅游建设以来,保定在旅游产业的总体布局、核心产品塑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品牌宣传营销、对接京津协同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每一届旅发大会都能提升几条国省干道、建成几条风景绿道的目标,全市所有景区的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均得到有效提升,建成智慧旅游演示中心和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全市3A级以上景区、特色小镇、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实现在线服务,为游客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5-30/103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