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贫困地区如何推动乡村振兴?


    吴宁宁甜甜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对于贫困地区而言,全面脱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我们要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产业、生态、精神扶贫以及党建、民生等方面的对接,做好乡村振兴与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有机衔接。

    以产业扶贫带动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增强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坚实支撑,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也有利于规避异地城镇化带来的家庭人口空间分离问题,更好地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整体布局,通过产业扶贫让群众致富、村集体有稳定收入是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重要衔接点,应以高效、高质量的产业扶贫实现产业兴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

    一是抓特色产业发展。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托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基础充分挖掘优势特色资源,加快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项目,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二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乡村旅游扶贫是贫困地区的新业态,应科学制定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一方面要整合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打破区域界限,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点线面格局,发展一批旅游扶贫试点村、试点基地,注重将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与其他旅游产品相结合,发挥旅游扶贫的关联效应;另一方面提高对旅游扶贫的资金投入力度,保证旅游扶贫项目精准带动、脱贫任务精准量化、落实到户精准受益,进一步提高旅游扶贫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是发展电商扶贫。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电商扶贫应运而生。电商扶贫分为线上扶贫和线下扶贫。线上扶贫促进了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拓宽了贫困地区产品销售渠道,实现了有效对接供需,破解了贫困地区“有产品没价格、有产品无品牌”的难题,带动了物流、网店等相关行业和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线下扶贫加快了贫困地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电商扶贫“硬件”和“软件”建设同步进行,有利于打通农村电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以生态扶贫推动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我国贫困地区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扶贫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乡村振兴是客观所需、农民所盼,是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标的重要保障,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一方面,应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贫困地区生态农业发展要围绕该地区支柱产业,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使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延长生态产品产业链,进一步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确保贫困地区逐步走上生态平衡发展之路,并通过引进生态技术和生态环保企业,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使贫困群众共享生态扶贫带来的红利。

    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生态扶贫责任机制。要扎紧环境制度的笼子,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和监督评价体系,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扶贫考核的重要指标。

    此外,要立足于乡村生态生物资源合理开发,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农业节水、科学用肥、秸秆综合利用、粪污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大力发展现代集约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并通过健全奖惩机制,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工作,杜绝城镇各类污染源向乡村转移。以精神扶贫体现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精神扶贫也是体现乡风文明的重要一环。

    一方面,应组织贫困群众学习相关政策,大力弘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精神,提高贫困群众的思想、道德、法律、文化素质,帮助其通过自身奋斗摆脱贫困,让贫困群众更好参与到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

    另一方面,应加强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农村新风尚。积极组织开展能够让贫困群众参与的文化活动,使贫困群众深刻体会到破除封建陋习的重要意义,帮助树立科学的、现代的生产生活意识。鼓励广大文化组织、文化工作者创造更多直接反映农村文化、农村特色的优秀文化作品,创造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同时让更多贫困群众以活动主体的角色参与到文化创作之中,拉近和贫困群众的距离。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贫困群众的守法意识,帮助贫困群众形成自立自强、艰苦奋斗、争先脱贫的良好精神风貌,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夯实群众基础。以基层党建促进治理有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建立健全 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农业 数据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