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初二是辍学的高峰期,初一还比较新鲜,初三再忍几个月就能拿到毕业证,只有初二,难度加大,诱惑也加大。”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曹东勃近日在媒体发文,分析农村地区的“厌学症”。他说,开学之后,贫困县分管教育的公务员们就进入了繁忙期,他们面对的问题是怎样做好控辍保学。
控辍保学,切实降低农村地区辍学率,这是我国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必须啃下的硬骨头。问题在于,究竟该怎么啃?很多人的建议,都是振兴乡村教育,精准关注留守儿童。可是,再进一步分析,乡村教育该如何振兴,什么是“精准”,答案却并不一致。如果振兴乡村教育,并没有对准乡村教育的“痛点”,那么,振兴的结果可能出现费力不讨好的结局。
振兴乡村教育,首先需要回答两大问题:其一,什么是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其二,乡村教育的价值,对乡村和对乡村孩子的意义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不解决,我国发展乡村教育,就可能越来越迷茫。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发展乡村教育的基本战略。但是,各基层政府部门对战略的理解是不同的。国家政策的目标是提高乡村学校办学标准,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教学点,但一些地方政府的理解是,把孩子逐渐集中到城镇学校读书。之所以有这样的“理解”,是因为办好乡村学校、教学点,不仅需要更大的财政投入,而且管理更难,而把乡村孩子集中到城镇学校学习,却“省力省事”,还可通过教育移民发展城镇地区的房地产。大家所见的是,虽然按国家规定,我国乡村地区保留了村小或教学点,可是,大多村小却采取低水平维持的方式开展日常教学活动。一些地方这么做,有时候是有意而为之,实际上就是为了等乡村孩子都到城镇学校上学后将其撤并。
基层地方政府有这种理解,一点不奇怪。因为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县级财政保障——县级财政负责教师的工资待遇。办小规模村小、教学点,需要投入大量师资,而师资背后就是经费。可以说,如果不改革这一经费保障机制,农村学校还会进一步萎缩。这也是我国基层地方政府,在发展乡村教育时,喜欢进行硬件建设的原因,建校舍、配硬件,一方面有展示度,另一方面,不像师资建设那样每年都要投入。这种建设的结果是,乡村学校的硬件有可能越来越好,可教师和学生只会流失得越来越多。
第二个问题则更复杂,“读书改变命运”的教育观,在我国有较广的传播度,这一教育观在乡村地区进一步具体化为“要努力读书离开农村”,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则进一步变为“要考上名校才能改变命运”。我们一度认为,高考给了农村孩子命运上升的通道,有高考这一路径存在,农村学生不会厌学,不会有读书无用论。这种观点自有它的道理,但也并非全然没有问题。它无视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不管农村孩子多么努力,也不管高考多么公平,能考进好大学的学生毕竟只是少数,那些不能考进好大学的学生该怎么办呢?
站在这个角度,“读书改变命运”恰如一把双刃剑,在乡村地区恰恰刺激厌学症和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被边缘,认为今后不会有出息。这些学生进入初中后,很快就会辍学,因为按照成绩,他们考不进普通高中,只能读中职,而读完中职,也不过是进工厂打工,如此,还不如早一点辍学打工。初二辍学高峰就是这样形成的。今天,我国乡村学校采取的是完全和城市学校一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读书面临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如果考不上大学,这些学来的知识有什么用?
概而言之,我国给乡村孩子的教育,是“背井离乡”的教育,是让孩子离开家乡才能“成才”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与农村发展无关,甚至可能是当地教育越发达,空心化越严重,因为人才都被教育输送出去了,而且他们被亲朋教育不要回到家乡。这一乡村教育价值观还和第一个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即让孩子离开乡村。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回答这两个问题。要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就需要乡村教育扎根乡村,服务乡村发展建设,而这需要全面转变教育价值观念,乡村教育的目的不是升学、改变命运,而是改变生活。教育的价值只有定位为改变生活,才能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也才能医治乡村学生的“厌学症”。(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5-22/102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