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新时代渔业绿色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规模化新生产模式探索促进了绿色养殖理论的发展。近20年来,以“高效、优质、生态、健康、安全”为目标,发展因地制宜、特点各异的规模化新生产模式,有显著的绿色特点。例如,淡水养殖中的稻渔综合种养,是“稻田养鱼”的现代新扩展,充分发挥水稻与鱼、虾、蟹、鳖等水生动物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共生互利的生态效应(清除杂草、减少病虫害、增肥保肥、降低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等),同时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生产优质水稻和渔产品,是一种农渔互利双赢的生态生产方式。

    海水养殖中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是“桑基鱼塘”在现代的新发展,是现代绿色海水养殖模式的典范:从生态系统水平上探讨不同营养层次生物开发利用,综合生态系统多种服务功能(如食物供给、生态服务等),寻求最佳产出,为气候调节及文化服务做贡献。

    战略咨询研究使渔业绿色发展的路线图日渐清晰。从“高效、优质、生态、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目标,到“建设环境友好型水产养殖业”和“建设资源养护型捕捞业”;从“环境友好型水产养殖”发展的新思路、新任务、新途径,到聚焦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并将解决水产养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矛盾确定为重大任务目标;经过十多年不懈的探索与总结,渔业绿色发展的思路、任务和途经基本形成。

    二、中国渔业绿色发展的未来与保障措施建议

    《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出台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色”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同时又是打赢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优化渔业产业布局、推进渔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捕捞渔业资源恢复任重道远,需突出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的养护举措。自1995年,中国渔业主管部门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渔业资源管理养护措施,如捕捞力量双控、伏季休渔、资源增殖等。客观来看,由于多重压力以及生态系统不确定性的影响,渔业资源恢复是一个复杂而缓慢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如坚决减少捕捞力量、科学发展增殖渔业(或称海洋牧场)、负责任捕捞管理和加强栖息地保护与修复等,探索生态系统水平的适应性对策,强化资源管理与养护依然是下一步资源养护的重点工作。

    同时,发展增殖渔业(或称海洋牧场)要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国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国际增殖渔业(或称海洋牧场)取得很大成功,但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挪威鳕鱼增殖放流经过100多年的反复试验最终停止了”,为什么“日本在栽培渔业(或称海洋牧场)50年小结中说‘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等。在绿色发展背景下,为了我国渔业资源增殖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也应该实事求是,准确、适当地选择发展定位,探讨适应性管理对策,包括不同的需求目标和功能目标,不同类别的效益目标,采取单向精准定位措施等。

    绿色发展不等于限制发展,而是要解决好渔业高质量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矛盾,提高渔业发展的质量。综上所述,推进中国渔业绿色发展需要采取的重大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建设资源养护型捕捞业,实施生态系统水平的资源管理是实现捕捞业绿色发展的重大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强化捕捞限额和渔业管理的科技支撑;强化增殖技术与生态效果的科技支撑;加强栖息地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增殖渔业和休闲渔业新业态的健康发展等。

    二是建设环境友好型水产养殖业,实施养殖容量规划管理是实现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关键。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区域养殖容量评估体系;建立水产养殖容量管理制度;建立持续发展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新生产模式;提升水产养殖的现代化工信技术水平等。实施养殖容量管理是解决水产养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科技与管理任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海洋 强化 水稻 藻类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