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地坑院王琳摄
王绍刚肖伟本报记者李朝民
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有个令国内外游人叹为观止的民居奇迹,那就是“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陕州地坑院。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也有人称“地阴坑”“地窑”,充满着浓郁的黄土地风情,古朴厚重,美丽诗意,独居特色的地坑院群落,被专家学者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中国农民生土建筑的最高成就”。
在距今约4000年前的庙底沟文化晚期,为地坑院发展的成熟期,后经漫长的历史,地坑院形成了今天的式样,它和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陕北窑洞,并称为中国民居史上的“四大奇观”。
近年来,陕州地坑院之所以能够一举成名,不仅得益于陕州区委、区政府充分依托地坑院资源的唯一性与独特性大手笔谋划、高标准保护,更得益于成功整合了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的陕州剪纸、捶草印花、陕州锣鼓书、澄泥古砚等地坑院文化元素,这无疑让盛世中的地坑院拥有了神秘色彩和神奇魅力。
千年穴居吐芳华
“地坑院营造技艺独特,是在平地上向下挖6米左右,形成大小不一的方形或矩形土坑,然后在四壁凿出窑洞,供人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陕州区民俗专家白良旭说,作为豫西居住文化的符号,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科学。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良旭说,依据不同方位朝向和地坑院主窑洞所处方位,窑院分别被称作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它是建筑史上一种逆向思维的产物,它是利用自然地形下沉式挖掘,这与通用的上竖式材料垒砌,矗立在大地之上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这种一反常规的构造方式,是地坑院最大的价值所在和魅力体现。
村民关帮群世代居住在西张村镇地坑院,他说:“现有的地坑院已有200多年历史,有的住过六代人以上。”在春节来临时,关帮群仍坚守在自家地坑院内,准备过一个具有独特风情的新年。
在张汴乡曲村37号院农家乐,老板王军和几名员工忙碌着为春节期间到来的游客们准备饭菜。王军说:“我这院子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借着旅游开发的机会进行了修整,没有想到春节期间生意会这么火爆!”
在曲村文化大院前的广场上,停着十几辆旅游大巴车,游客刚一下车,就被道路两旁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吸引了。春节期间,勤劳的曲村人也没闲着,积极向游客推销农副产品。目前,该村30多户群众都摇身变成了小老板。
前些年,陕州区借助上级扶贫政策、危房改造和土地整理项目,整合资金300余万元,撬动群众投资1100余万元,对曲村103座地坑院进行了修复性建设。群众围绕旅游开发大做文章,有的群众在院子里办起了剪纸展馆,有的建立了农耕文化展馆,有的搞起了农家乐,有的建成了窑洞宾馆,有的开起了五谷杂粮坊……还有些群众规划建设了果蔬采摘区、田园观光区等。
记者来到张汴乡北营社区,只见一排排新建的两层楼房格外抢眼。走进村民杨冬梅的家中,他们一家正坐在沙发上一边聊天,一边看电视。杨冬梅笑着说:“政府在北营规划建设地坑院景区,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
杨冬梅是陕州地坑院景区的搬迁户。2013年,陕州地坑院景区开工建设,杨冬梅的地坑院被列入地坑院民俗文化园项目一期工程,6年来,她亲眼目睹了陕州地坑院从农家窑院到知名景区的美丽嬗变。
为做好群众的安置工作,陕州区在北营、陕塬和曲村规划建设了3个社区,整个社区整齐划一,错落有致。同时,配套建设了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加大垃圾处理和柴草杂物清理,在房前屋后种植花卉树木,打造绿色景观,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新农村社区面貌焕然一新,绽放芳华。
地坑院里年味浓
春节前夕,陕州地坑院的家家户户挂起了红灯笼,在窗棂上贴上剪纸,准备好过年的花馍。从地平线下飘起缕缕炊烟,带着乡愁记忆迈向新的一年。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2-19/86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