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郜晋亮
回想起创业初期的艰难,陈有贵差点没掉下眼泪。2010年,陈有贵和几个好友一起出资组建了青海省大通县燕英马铃薯营销专业合作社。“起初只是想,承包上几百亩地种马铃薯,谁知道干上了这行越干越来劲,扩规模,做产业,才意识到自己和朋友手头上的这点钱根本就是‘九牛一毛’。”陈有贵说。
之所以越干越来劲,是因为陈有贵看到了这一行的前景,青海产出的马铃薯品质独特,做出来的马铃薯粉条有劲道、口感好,市场对生态、绿色、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呈增长趋势。然而,所有想法要付诸实践必须解决一个问题——钱从哪里来?
为了筹钱,陈有贵跑遍了所有的银行,但得到的都是一样的答复:“没有抵押物,我们贷不了款。”走投无路的陈有贵只能选择小贷公司,但每一笔贷款都需要支付高额的利息。“当时有一笔30万元的贷款,每个月需要支付的利息是6000元,年利率达到了24%。”陈有贵记忆深刻。
近年来,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不仅束缚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步伐,也成为金融助力农业农村发展、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一大短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通过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化解此类问题,由财政部牵头出台了一系列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政策。
2016年8月,青海省农牧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我们要在金融资本和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间架起一座‘连心桥’。”公司董事长吴新文说,“通过创新方式,为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增信,为金融支农信贷化险,努力探索出一条破解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贵的新路。”
陈有贵是第一个享受该政策福利的人。2016年底,他顺利拿到了由省农担公司担保的首笔贷款200万元。当时,陈有贵心里乐开了花。
机构建到县,服务送上门
“作为帮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的机构,我们坚持做到机构建到县、服务送上门。机构建到县,可以借力基层政府在担保体系中发挥作用,实现上接政策、下接农业经营主体;服务送上门,就是要转变观念,送政策、送担保、送实惠,体现农担公司的责任担当。”吴新文说。
自2017年7月,青海首家县级农担机构贵德分公司开业,全面拉开政策性农担体系建设的大幕以来,至2018年12月19日农担体系建设完美收官,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青海农担体系从无到有,30家农担分支机构全面覆盖44个县区,实现机构下沉、人员下沉和业务下沉。
自从分公司成立以来,青海农担平安分公司经理苏云鹏主动对接各类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讲政策、送服务。2018年6月8日,平安分公司为田宝马铃薯营销专业合作社等10家新型经营主体发放了首笔共计520万元农牧业信贷担保贷款。
青海合胜种养专业合作社也是受益者之一。回想起当时与苏云鹏结识的场景,合作社理事长贾生保历历在目:“乡里宣讲担保政策时,苏云鹏在台上讲,我在台下听。当时,听得倒是很明白,如何担保、怎么申请、有什么优惠政策,不过,自己想着贷款哪有那么容易。”
其实,坐在台上的苏云鹏早就注意到了贾生保,并且到乡里之前就把他发展经历的“底细”了解得一清二楚。宣讲会后,苏云鹏主动找到了贾生保,一番言语之后,贾生保的疑虑打消了,并决定通过农担公司贷款150万元。资金到账,贾生保给苏云鹏打了个电话说:“佩服农担。”
租赁土地,平整场地,购买饲草,贾生保终于给合作社的牦牛找到了新家。站在养殖场一旁,贾生保指着圈舍里的牦牛告诉记者:“要是没有农担公司这150万元担保贷款,合作社的牦牛还不知道能不能活过这个冬天。现在不用担心了,等到春节前出栏一批,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把服务送上门,也要提前做好功课。送得准,送得及时,农担的作用才算是真正发挥出来了。”苏云鹏深有感触地说。
抵押变灵活,流程更简化
近些年,服务“三农”最大的一道鸿沟就是“最后一公里”,金融支农、金融助农更是如此。能不能打通“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值得思考。事实上,这“最后一公里”不仅有服务本身,还有基于缺乏有效抵押物、征信记录等因素形成的金融资本流动壁垒。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1-18/83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