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2019年全国水稻主要病虫发生重于上年 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局部重发


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各省(区、市)测报技术人员和科研、教学单位有关专家会商,结合水稻病虫基数、栽培制度、水稻品种、冬春季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9年水稻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1.9亿亩次。虫害重于病害,虫害发生面积7.8亿亩次,病害发生面积4.1亿亩次。其中,稻飞虱、二化螟、水稻纹枯病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三化螟、水稻病毒病偏轻发生;其他病虫轻发生。

  虫害

  稻飞虱在华南、江南和西南东部稻区偏重发生,西南西部、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0亿亩次。

  稻纵卷叶螟在华南北部、江南大部和长江中下游局部稻区偏重发生,华南南部和江淮大部稻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2亿亩次。

  二化螟在江南、西南北部、长江中游稻区偏重至大发生,华南北部、长江下游和江淮稻区中等发生,华南南部、西南南部和东北稻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8亿亩次。

  三化螟在华南和西南局部稻区中等发生,其他大部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00万亩次。

  水稻跗线螨、稻秆潜蝇在华南、江南稻区为害呈上升趋势。

  病害

  纹枯病在华南、江南、西南北部和长江中下游大部稻区偏重发生,江南和长江中游部分稻区可达大发生,西南南部和东北稻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5亿亩。

  稻瘟病在华南、江南和西南丘陵山区,长江中下游沿江稻区和东北部分稻区偏重流行,发生面积7000万亩次。

  稻曲病在江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区中、晚稻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000万亩。

  病毒病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00万亩次,其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和江南局部稻区存在偏重流行风险。

  细菌性病害在南方局部稻区存在偏重发生风险。


预测依据

  (一)病虫基数

  二化螟冬前越冬虫源面积和基数偏高,分别比近5年同期增加11.1%和5.1%,其中江南和长江中游稻区每亩活虫数为2300-6500头,具备偏重以上发生的虫源基数。“两迁”害虫境外虫源地冬春季温度偏高,有利于其越冬和春季的虫源积累。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在常发区菌源基数不断积累,田间菌源量大,具备中等以上发生程度的菌源基础。

  (二)耕作制度

  近年来,南方稻区单、双季稻混栽面积大,单季稻播期拉长,桥梁田增多,有利于“两迁”害虫、螟虫等水稻害虫辗转为害。水稻品种以粗秆大穗型为主,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水稻病虫的发生为害;主栽品种抗病性参差不齐,部分品种抗性退化或丧失,加上优质稻种植面积连年增加,导致抗病品种种植占比低,有利于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发生流行。冬闲田残留稻桩高为病虫越冬提供了有利场所,有利于虫源、菌源基数的积累和病虫害的加重发生。

  (三)气象条件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18年冬季,南方水稻主产区温度比常年偏高0.5-2℃,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降水比常年偏多2-5成,田间温湿条件适合南方稻区水稻螟虫等病虫的越冬;2019年春季,长江以南稻区温度偏高0.5-2℃,江南和长江中游早稻区降水偏多2-5成,利于早稻前期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迁入繁殖和稻瘟病等水稻病害的发生流行,但对二化螟的发生有一定不利影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稻瘟病 品种 二化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