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重整河山看“浙”村


    “两分离、三配套”治污设施建设,虽对河道污染有所缓解,却无法根治,更无法与养猪的利益诱惑抗衡。

    随着肉猪行情走俏,平湖市、南湖区、海盐县交界的“猪三角”迎来新一轮扩张。野马村的农田里瞬间“冒出”大量猪舍。带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村民王雪根也在门前的农田里,建起700多平方米的新猪舍,母猪头数从2003年的5头,迅速增加到2013年的21头,年出栏生猪500多头。

    “1头母猪平均每年产生5000元效益。1户家庭,只要养3头母猪,就能支付全年的家庭开销。若养10头母猪,就基本小康了。”这是村民公认的逻辑。

    彼时野马,人猪关系严重失衡。野马村第一书记王亚勤说,野马村有1853人,耕地2221亩,常年生猪存栏30205头,1头猪每天的排泄物相当于6到7个成人的排泄量,意味着野马这片土地上生活了20多万人口,其密度是杭州主城区的25倍。由于是混合饲料饲养,猪舍气味非常难闻,成为野马最大的污染源。

    由于养殖条件、养殖技术等因素,野马村生猪大量死亡。2013年,仅王雪根一家,就死亡了100多头,有的进行无害化处理,有的直接扔进河道。

    “当时的河道几乎变成一条干河,除了猪粪猪尿,就是死猪和苍蝇。”王雪根说,“由于江南河道相互贯通,一下雨,有些腐烂病死猪就顺流而下……”

    黄浦江死猪事件后,嘉兴市结合“三改一拆”行动(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加速推进对无序生猪养殖业的整治。平湖市打出“五水共治”等“组合拳”,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野马村按照从生猪规模养殖户,到河道两岸50米范围内养殖户,再到散户的拆违顺序,迅速掀起一场拆除违章猪舍的高潮。

    刚开始,很多村民都不愿意、想不通,大家都把矛头指向王亚勤。村民说:“你让我们拆,除非先把你们村干部自家的猪舍拆了!”王亚勤铁面无私,先拆了弟弟家的200平方米猪舍,其他村干部也纷纷带头,卖猪、拆棚。

    陆蚕良是野马村最大的生猪养殖户,每年出栏量在8000头左右。为了拆除违章猪舍,王亚勤多次跟他交流,帮他转产出谋划策。最后,他主动退养,在全村老百姓面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当然,拆违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每当说起这件事时,王亚勤都会潸然泪下。她夜以继日地工作,但有些人并不理解。有一天,一个农户对拆违不满,在自家边骂边砸东西发泄。王亚勤前去劝说,正在这时一个玻璃杯砸过来,杯子碎了,王亚勤额头鲜血直流。

    “我当时始终坚定一个信念,只要是为老百姓好的事情,我们要用100%的努力去做好,尽管老百姓一时不理解,以后他们会理解的。”王亚勤说。

    “最终,我们共拆除违章猪舍12.3万平方米,全村481户,平均每户拆掉255平方米,成功创建成‘无违建’村。”王亚勤说。

    违章猪舍拆除后,野马村在村庄整治上,走实“三步棋”。

    疏堵结合,水岸同治。针对历年淤积河床的畜禽粪便等污染物,扎实开展清河专项行动,把全村22公里河道进行全面清淤疏浚,建设生态护岸6.2公里,新增岸坡绿化两万平方米,建成亲水平台5个。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休闲 处理 绿化
下一篇 :千万工程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