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重整河山看“浙”村


    孙国文不以为然,他说:“德清要推行城乡一体化,我们五四村也在搞乡村旅游,垃圾分类是必然趋势。我们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得最好。”

    在五四村,每户门前都有一只蓝色垃圾桶,专门用于投放厨余垃圾,村里配备了厨余垃圾收集员。每4-5户再配一只绿色垃圾桶,用于投放不可腐烂垃圾。

    “每天早上,垃圾收集员上门收运蓝色垃圾桶里的厨余垃圾,运到村垃圾资源化利用站,进行生物发酵,变成肥料再利用。”孙国文说,产出的肥料有一部分会作为奖励发给参与垃圾分类的农民,还有一部分用到绿化养护上。

    今年68岁的垃圾收集员韩来根有一项特权,将每户家庭垃圾分类的执行情况上报给村里,并从中选择20户左右的家庭向村里提名。村里再从提名家庭中,有针对性地调查考核,最终确定10户垃圾分类示范户,进行隆重表彰。

    “垃圾分类、提名考核、评选表彰,对五四村来说不是一件小事。”孙国文说,如果有十年的坚持,全村可以积累百户示范户,就能带动全体村民渐渐养成和巩固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成为全村人的自觉追求、自发行为。

    为激励更多村民参与进来,五四村将智慧化监管体系运用到垃圾分类工作中。通过每户垃圾桶设置电子标签、收集人员配备手持扫码设备、建立厨余垃圾积分管理系统等措施,为收集人员绩效考评及积分兑换激励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五四村垃圾处理已建立起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及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定车运输、定位处理等制度。

    来自杭州的游客刘青,看到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感慨地说:“这些我们城里人都不一定能做到的,没想到五四村村民却做到了,了不起!”

    随着村庄环境改善,过去10多年不见的画眉、喜鹊和一些不知名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在花丛中鸣唱。走在洁美的村道上,犹如置身公园,自然山水如画,一户户农家别墅点缀其间,可谓是“人在画中游,景在心中留”。

    同时,五四村完成环莫干山异国风情休闲观光线五四段建设,成为浙江十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之一,开通“美丽乡村公交专线”,建成城市公共自行车村级服务点,全村WiFi、监控全覆盖,把村庄真正建成了悠然人居。

    “五四的美无与伦比。”孙国文骄傲地说,“中联部2015对话会在德清进行实地考察。30多名外国代表组团走进五四村,体验乡村生活。其中有3名外国前元首开玩笑向我表示,想要到五四村移民。”

    与村庄环境整治同步推进的,还有乡村产业发展。10多年间,五四村通过耕地100%流转、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打造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发展全域乡村旅游,完成了传统农业向规模化、精细化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的完美转型。

    如今,五四村已从欠账过日子的薄弱村变成了生态富美的美丽乡村。2017年村级集体收入32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万元,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

    “如果没有‘千万工程’持续推进,五四村不可能实现‘美丽蜕变’。实践证明,习总书记当年的战略部署是真英明。”孙国文说。

    野马村

    第二站,野马村。午后,记者坐着小型河道保洁船,与保洁员一起开始河道巡逻,映入眼帘的是水清、岸绿、鱼跃。村民告诉记者这条河道以前竟然臭气熏天、死猪漂浮,实在难以想象。近年来,野马村通过实施“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道路硬化、垃圾收集、村庄绿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蜿蜒清澈的河流,像一条玉带舞动在江南水乡。

    野马村出名,不是因为马,而是因为猪。

    位于嘉兴平湖市的野马村,90%的农户在养猪,农民40%的收入源自养猪。

    猪粪多、河水黑、空气臭,是当时野马村最真实的写照。转折,就在一夕之间。随着“千万工程”整体推进,按照省、市等美丽乡村建设规划,2009年,野马村开始推进规模养殖户“两分离、三配套”治污设施建设,即雨污分离、干湿分离,配套建设干粪棚、沼气池、沼液池。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休闲 处理 绿化
下一篇 :千万工程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