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业界对中国推进转基因看法不一


  本报讯 (记者 索荣)7月11日,“农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化高层研讨会·2018”在中国农科院举行。会议提供的数据显示,亚太地区转基因作物面积已占全球的10%,去年的种植面积同比增长3.34%。而在中国如何推进转基因应用发展上,与会者的不同看法折射出目前国内对这一生物发展技术的分歧与争议。

  长期致力于水稻生物技术研究的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在会上提出,中国生物技术管理和相关法规要具有可操作性,要利于农作物生物育种技术的健康发展。他说,虽然中国的Bt抗虫水稻和植酸酶玉米拿到了安全证书,但国家的品种审定对转基因作物大门紧闭,即便是已经拿到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作物品种,也只能继续呆在试验田里。他认为,不能等所有公众都接受了才批准生产。

  农业农村部科教司转基因生物安全与知识产权处副处长何晓丹则说:“中国在转基因发展战略上的思路是一贯的——在研究上大胆,在推广上谨慎。”她表示,中国农业转基因安全管理参照国际通行指南,借鉴美国和欧盟做法,并根据国情建立了一整套涵盖研发、生产、加工、进口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中国对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监管是技术先行,管理政策伴随并回应技术而发展。从2007年至今,国家对转基因工作系统部署的议题已7次被写入中央1号文件。中国对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试验采取安全评价制度,要求从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到生产性试验,在每个阶段都没有问题才能获得安全证书。

  目前中国在转基因棉花和木瓜上的应用率均已达到90%以上,但在国际转基因应用率较高的玉米、大豆上,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还没有放开。

  在此会大会上,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理事会主席保罗·滕(Paul Teng)博士和ISAAA全球生物技术信息中心主任罗德拉·阿尔德米塔(Rhodora Aldemita)博士介绍了去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情况。2017年亚太地区转基因作物面积占全球的10%,比2016年增加了3.34%。亚太地区种植转基因作物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其次是巴基斯坦、中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缅甸、越南和孟加拉国。其中,苏丹转基因棉花面积增加59%,应用率达到98%;越南转基因玉米面积增加了29%;孟加拉国转基因抗虫茄子面积增加了242%。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生物技术 玉米 水稻 产业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