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玉米中晚籼稻下降粳稻正常大豆较好


近日,国家粮食局门户网站公告了2017年新收获玉米、中晚籼稻、粳稻、大豆质量调查报告。从检测数据看,2017年新收获玉米、中晚籼稻总体质量不如上年,粳稻整体质量正常,大豆整体质量较好。

玉米质量下降

9省份新收获玉米总体质量不如上年,一等品比例降低,不完善粒含量平均值、生霉粒含量平均值升高。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5省份玉米容重高于上年;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5省份一等品比例低于上年水平;山东、河南两省生霉粒含量大幅增加。

会检样品2629份,涉及9省份112个市(州)429主产县(市、区)和黑龙江农垦总局的7个分局,检测数据3.95万个。

样品容重平均734克/升,与上年相当;一至五等比例71.1%、21.9%、5.7%、1.0%、0.3%,无等外品。一等品同比降5.1个百分点。不完善粒含量平均值4.4%,提高1.5个百分点,生霉粒平均值3.0%,提高1.0个百分点;合格率71.4%,降22.2个百分点。

样品淀粉含量平均值71.8%,与上年相同,变幅69.7%~74.5%,符合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国标(GB/T 8613-1999)中等(不低于72%)以上的比例40.9%,降1.0个百分点;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9.4%,降低0.4个百分点,变幅7.1%~11.6%;粗脂肪含量平均值3.9%,与上年一致,变幅2.4%~5.7%。

中晚籼稻质量下降

2017年全国中晚籼稻整体质量不如上年,粳稻整体质量正常。中晚籼稻出糙率、整精米率、一等品比例、中等以上比例均低于上年。粳稻出糙率、一等品比例、中等以上比例、谷外糙米含量高于上年,整精米率维持在正常水平。会检样品2837份,涉及13省份145市的516个主产县(区)和黑龙江农垦总局的6个分局。

中晚籼稻整体质量不如上年,出糙率平均值77.2%,同比降0.7个百分点;一等至五等的比例分别为16.7%、43.9%、27.4%、7.5%、3.0%,等外品为1.5%,一等品比例下降11.7个百分点,中等以上的(出糙率在75%以上)占88.5%,下降4.7个百分点。整精米率平均值57.3%,下降1.0个百分点。其中不低于50%(一等)的比例为82.0%,提高1.4个百分点;不低于44%(三等)的比例为89.3%,下降1.2个百分点。谷外糙米含量平均值0.4%,超标(大于2.0%)比例0.8%,下降1.0个百分点。中晚籼稻会检涉及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8省份95市的381个县(区)。

粳稻整体质量好于上年,出糙率平均值80.3%,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一等至四等的比例分别为57.7%、29.1%、10.8%、2.4%,无五等及等外品。一等品比例提高12.7个百分点,中等以上占97.6%,提高10.3个百分点。整精米率平均值69.1%,降低0.7个百分点,不低于55%(三等)的比例为98.6%,保持在上年水平。谷外糙米平均值为1.0%,超标比例11.6%,与上年持平。粳稻会检涉及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等5省份49市的135个县和黑龙江农垦总局的6个分局。

大豆质量较好

2017年内蒙古、吉林、黑龙江3省份新收获大豆整体质量较好。完整粒率、中等以上比例、粗蛋白质(干基)平均值和达标高蛋白大豆比例(符合三等标准)均为近年最高;粗脂肪(干基)平均值、达标高油大豆比例(符合三等标准)较上年有所降低。

完整粒率平均值91.1%,为近年最高,变幅73.6%~98.0%;一等至五等比例分别为16.0%、54.9%、21.8%、4.3%、1.9%,等外为1.1%,中等以上比例92.6%。损伤粒率平均值6.0%,略好于上年,变幅0.4%~27.7%,符合等内品要求的比例为80.9%,提高20.4个百分点。

粗脂肪含量平均值20.1%,变幅19.0%~23.4%,达标高油大豆比例50.6%,降低27个百分点。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40.1%,提高1.6个百分点,变幅35.4%~43.1%;达标高蛋白大豆比例58.0%,提高39.6个百分点。高蛋白大豆比例大幅上升,农民倾向于选用高蛋白大豆品种。

会检样品257份,涉及17个市(州、盟)的59个主产县(市、区、旗)和黑龙江农垦总局的7个分局。 (宗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豆 籼稻 玉米 粳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