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玉米“种子+”延伸产业链


玉米生产形势逼迫玉米种业转型升级提速。9月20日下午,在济南举行的全国种子“双交会”种业高峰论坛上,全国农技中心主任刘天金在《我国玉米种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策略》主题报告中阐述,当前全球玉米格局出现重大趋势性变化,国内“襁褓”式保护政策已颠覆性调整,玉米种业竞争格局发生历史性变化。他提出,种业企业必须转型升级,帮助玉米种植者降成本和增效益,围绕种子这个核心,以“种子+”延伸产业链,由卖种子向卖材料和服务转型。

全球玉米生产格局改变

全球玉米黄金扩张期已经结束。从面积来看,1970年玉米面积17.96亿亩,2000年20.6亿亩,30年间增长2.6亿亩,年均增长880万亩;2016年27.6亿亩,从2000年到2016年的16年增长7亿亩,年均增长4375万亩。从产量来看,1970年玉米产量2.66亿吨,2000年5.9亿吨,30年间增长3.24亿吨,年均增长1080万吨;2016年10.7亿吨,从2000年到2016年的16年增长4.8亿吨,年均增长3000万吨。如今,全球玉米消费两大主动力明显减弱,黄金扩张期似已结束:一是国际玉米能源化需求减弱;二是新兴大国玉米饲料消费需求减弱。据OECD-FAO预计,2017~2026年全球玉米面积将稳中有降,产量和消费量年均增长率都将低于1%。

中长期国际玉米供给充裕,价格低迷状态短期难改。目前全球玉米期末库存2亿吨左右,预计未来全球产量将维持在10亿吨左右,库存将维持在目前的高位。与美国、阿根廷等国相比,中国玉米单产水平较低。当前美国玉米平均亩产700公斤左右,阿根廷550公斤左右,中国400公斤左右。同时,中国土地成本上升较快,通过改良品种来提高单产、降低成本极为重要。

刘天金表示,全球玉米格局的重大变化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对玉米产业和种业构成的压力是长期的。

价格保护政策已颠覆

玉米种植业结构调整三年,受国际市场廉价玉米的冲击,国内玉米价格大幅下滑。当前国际玉米价格每吨160美元左右,相当于每公斤1.04元;而国内2014年最高每吨2600多元,当前在1700元左右。玉米价格市场化的结果就是种植面积大幅下降。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取消,价格市场化,国内必须承受国际低价的冲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向玉米,镰刀弯地区调减目标5000万亩;根据今年3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以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黄淮海地区以及汾河和渭河流域等优势区为重点,划定玉米生产功能区4.5亿亩。

刘天金表示,结构调整缩减5000万亩的目标可能提前实现。这不是传统的结构性调整,而是颠覆性改变。玉米种子需求量必然调减,玉米生产已无“襁褓”可依,种企必须直面国际竞争,按照市场导向转型升级,否则将被淘汰。

玉米种业竞争白热化

一方面,玉米种业竞争市场化。随着品种审定制度科学重构和审定标准的优化,优良品种入市通道敞开,企业已能把生存发展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种业全面自由公平竞争新时代开启。而未来品种登记准入制的实施,将是种子市场完全市场化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意味着品种竞争将更加激烈。另一方面,玉米种业将面对多层级竞争。种企既要面对国际种业四大巨头的竞争,又要面对国内同行的竞争,还有制售假劣种子游击队的围攻。与2015年相比,玉米面积下降5000万亩,用种量减少1亿公斤以上,玉米种子市值从287.12亿元降到260.97亿元,下降25亿元。

在当前形势下,多数玉米种企严重不适应,2016年企业经营业绩大幅下降。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对90家代表性主营玉米种子企业(玉米种子销量大于100万公斤、玉米种子业务占八成)的分析,种子销售利润从2015年的15.71亿元下降到2016年的8.41亿元,降幅46.5%。2017年上半年形势更加严峻,21家玉米种子上市公司66%的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行业有代表性的30家大中型玉米种子企业65%的利润同比大幅下降,行业龙头老大也未能幸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种子 品种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