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水肥一体化推广难在哪里?


近日,来自科研机构、企业、种植企业的代表参观沽源县马铃薯规模种植水肥一体化示范区,现代物联网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水肥一体技术已在该基地成功运用两年多。图为代表们考察示范区的混肥效果。  (本报记者焦培培摄)

近日,来自科研机构、企业、种植企业的代表参观沽源县马铃薯规模种植水肥一体化示范区,现代物联网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水肥一体技术已在该基地成功运用两年多。图为代表们考察示范区的混肥效果。  (本报记者焦培培摄)

□本报记者焦培培

题记  近年来一些智慧农业展馆里面曾展示过各种先进的灌溉设备、栽培系统,如多层立体垂直栽培系统、立柱式栽培系统以及以色列滴灌系统等。在国家大力推行节水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背景下,这些设备和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并且作为示范推广之用。但给人的感觉是这些设备就像美丽的花瓶,束之高阁,供人们赞美和惊叹———原来现代农业可以这么发达!而让这些设备真正应用于大农业却很难。

按照2016年农业部办公厅发布的《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规划:到2020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将达到1.5亿亩。这意味着水肥一体化推广将继续提速。那么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水肥一体化推广要迈过哪些坎儿?从科研、示范向产业化过渡,应最先向哪儿发力?记者从8月15日于河北沽源召开的京津冀水肥一体化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现代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会上看到了曙光。

水肥一体化作为节水农业的重要方式,多年来是国家重点倡导和推广的农艺技术。随着国家和各地政府的强力推动,这些年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持续增加,但推广应用的效果却不理想。一直以来,关于水肥一体化推广难点的分析很多,从农民认知水平低、种植规模小,到设施投入成本高、增产效果不明显等,都是制约水肥一体化大面积推广的影响因素。记者从8月15日召开的京津冀水肥一体化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现代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会上获悉,目前全国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在1亿亩左右。按照2016年农业部办公厅发布的《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规划:到2020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将达到1.5亿亩。这意味着水肥一体化推广将继续提速,3年内推广面积将再增加5000万亩,增幅达50%。那么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水肥一体化推广要迈过哪些坎儿?从科研、示范向产业化过渡,应最先向哪儿发力?与此息息相关的农资企业又有哪些商机可以抓?

水肥一体化推广在提速

8月15日,京津冀水肥一体化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现代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会在河北沽源召开。来自农业部、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等政府和学术界的专家,以及京津冀地区水利研究机构和肥料、灌溉企业等近200位代表,共同探讨水肥一体化的发展前景,并见证京津冀水肥一体化产业创新联盟成立。记者注意到,在减肥增效的背景下,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企业和应用层面,水肥一体化推广都在提速。

从2012年农业部印发《关于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将水肥一体化列为主推技术开始,之后几乎每年都出台关于水肥一体化重头政策。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国家再次提出加快水肥一体化推广,并给予两项支持:一是在政策上给予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支持。二是补齐技术短板,创新模式机制,完善推广水肥一体化的制度体系。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指出:加大水肥一体化等农艺节水推广力度,并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加快开发种类齐全、系列配套、性能可靠的节水灌溉技术和产品”“集中建成一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立健全农业节水技术产品标准体系”等。

政策支持带来面积迅速扩大。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6年,中国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从无到有,7年时间推广面积达7000万亩,以年均1000万亩的速度增长。据透露,近一年来推广继续提速,目前估算面积已达1亿亩。按照2016年农业部办公厅发布的《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规划:到2020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将达到1.5亿亩。要完成这一目标,意味着年均推广速度要达到2000万~3000万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施肥 马铃薯 滴灌 经济作物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