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飞防产业盈利为期不远


本报讯 (记者宋晰)4月中旬以来,全国多地小麦赤霉病、条锈病、蚜虫等重大病虫害高发,湖北漳河、浙江平湖等地陆续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重大病虫害飞防防治。飞防产业在农业中扮演着抗病、救灾、抢险关键角色的同时,一些企业飞防的盈利模式已经出现。

湖南省农药检定所推广研究员唐会联表示:“随着无人机的更新换代,飞防成本在不断下降。现在水稻飞防收费在10~12元/亩、柑橘飞防收费12~15元/亩,一个飞防组织一天可以作业200亩以上,照这个情况,如果一年飞防能够达到100天,一个组织就能挣20万以上,完全可以实现盈利!”

让飞防组织有活儿干,对接飞防组织与大型基地的需求也成了湖南各飞防协作组织的首要任务。唐会联介绍,2017年湖南飞防协作组织正在积极推进与海南杂交水稻制种田的合作,除了水稻烟草、柑橘等作物也在逐步推广飞防服务。

登海先锋全国最大的种子经销商之一山东汶上县赵汝学从2013年起开始组建飞防团队,至今作业面积累计达40余万亩,已实现盈利。用一句话来概括他的商业模式,那就是土地半托管管理、订单用户飞防打药、服务覆盖从种到收。

赵汝学告诉记者,“种植机械化就是要做农户不愿意干,一般人干不了的工作”。玉米长成之后,植株高,机器进不去,人不愿意进,因此玉米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是农民的老大难。瞄准痛点,赵汝学建立了自己的飞防队伍,专门解决在玉米大喇叭口后期,玉米螟虫害、锈病等病虫害的打药问题。同样的问题也在小麦抽穗期存在,“机器进地损失产量,人工打药效果难保证,这也是飞防大显身手的时候。”赵汝学介绍。

以植保、种子为突破口,赵汝学开始了覆盖农产品收购在内的土地半托管模式。尽管去年玉米价格走低,赵汝学通过与收购方签订合作协议,绕过中间渠道高价收购农民粮食,实现整个农业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国内知名无人机制造商大疆2016年开始进军农用无人机领域,一年时间,销售了2500台植保无人机。目前,大疆已占据植保无人机70%左右市场份额。据农业市场传播负责人高秀原介绍,大疆农用无人机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推广,有三方面的经验:首先是大疆无人机产品的稳定性,良好稳定性决定了产品推广基础;第二点是快速完善销售渠道和售后,至今大疆在30余省设立了销售和维修实体店;第三点是通过构建植保联盟,协调用户群体共享资源,盘活空闲无人机飞手等资源,共同完成潜在订单。

面对目前飞防行业多种营销模式,高秀原表示,“大疆会与上下游服务组织合作,但产品优势始终是大疆的核心优势,未来大疆仍将坚持专注做产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玉米 种子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