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去一降一补”
全国人大代表、开磷集团董事长何刚:
去年开磷集团在落实国家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政策的过程中得到了实惠,从税费减免、降低电价、物流成本等方面看还是很有效果的,也为企业渡过最艰难的时期创造了条件。
结合企业现状,我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去产能问题。2016年国家安排了煤炭、钢铁等行业的去产能,效果也很明显。现在小化肥、氯碱等其他行业也存在产能过剩、如何安置职工等问题。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政策让这些企业安全有序退出,使职工生活得到基本的保障。第二,去杠杆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要振兴实体经济,但很多企业在去杠杆方面并没有得到政策支持,我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有的企业经营很困难”深有感触,去年我们企业用电价格虽降,但煤的价格却上涨了,并且进口硫黄的价格也出现了上涨。而去年企业生产的化肥价格下降了20%,到了12月份才出现恢复性的增长。现在企业成本中财务成本占了一大块,应该给企业一些消化时间,希望金融机构理解和支持,从成本和时间上给予企业宽限。在具体操作上,能否借鉴前些年我们解决政府债务的模式给实体经济债务置换的政策?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债转股的政策,但据我了解能够真正操作起来的并不多,希望这些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农业供给侧改革
全国政协常委陈锡文:
中国当前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是在回应两方面的挑战:一是国内的需求,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满足国内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新需求。由需求来决定生产,而不是像过去短缺时期由供给决定需求。第二,应对国际市场的压力。我国农业人多地少,在土地密集型产品上,和国际市场相比,成本比较高,价格比较贵。基于这样的情况,同样的产品,如果你比人家贵,那你生产出来可能就卖不出去,消费者和经营者会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去寻求价格更低的产品,这也就是前几年为什么我们的玉米不断增产,但是进口的数量也在增加。
推进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要调优农产品,让所有的农产品质量往优的方面走,满足现在的新需求。第二,让生产更加体现绿色发展的理念,不像过去那样单纯为了产量去大量地投入资源,大量地投入化肥和农药,这样才可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调新。要有新的产品、新的产业提供,扩充农产品的消费市场、让居民能够获得更喜欢、更适合的农产品。
完善农产品价格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柄生:
我非常关注农产品市场和价格改革。目前水稻、小麦、棉花、玉米价格存在多种制度并存的现象,这肯定是过渡性的制度安排,这些政策欧美等发达国家先后采用过或正在实行,他们的经验教训会对中国有很大的参考作用。建议政协在国内调研的基础上,安排农业界委员在欧美国家开展相关政策考察和调研,为中国深化农产品价格体系改革提供借鉴。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
2004年以来,国家启动了以粮食保护价为主要补贴措施的系列粮食购销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支农惠农作用,保障了市场粮食供应及国家粮食安全。但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补贴目标不够明确,重点不突出等新问题。为此建议,一是进一步明确粮食补贴应以补贴生产者为主,补贴对象为直接种粮人。二是补贴发放应逐步由以种植面积为依据调整为以粮食产量为依据,甚至补粮食生产者的粮食销售部分。三是应大幅度加强对粮食主产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补贴力度,将粮食补贴重点转移到粮食主产区。
适度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水利厅副厅长车黎明: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7-03-10/264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