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曾指出,当前中国农业科技力量布局不平衡。从农业生产环节来看,对农业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投入的科技力量较多,但对高效种养、资源环境、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控制等科技力量投入较少;从农业学科领域来看,对农业生命科学、生物技术重视较多,但对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技术重视不够,投入少,实力弱;从农业科研类型来看,重视农业关键技术开发,农业基础性工作和基础研究方面不受重视。
还有专家从科技投入的角度来分析,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中国农业科技投入强度较低,只有0.2%~0.3%(采用政府财政对于农业开发与研究机构的活动经费拨款口径)。从历史数据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印度为0.37%,马来西亚为0.58%,拉丁美洲国家平均为0.54%,普遍高于中国;在发达国家中,日本高达2.1%,美国为2.02%,英国为2.29%。较低的农业科研投入强度,阻碍了农业科研基础条件的改善。同时,农业科技投入中私人投入比例较低。在亚洲,除了印度尼西亚之外,私人投入的比例一般都在10%以上,而中国不超过10%。农业基础科研应由政府投资为主导,而农业科技发明应用完全市场化,但中国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政府扶持力度较低,私人投资农业科研动力不足。
农业科技发展模式探索
农业科技化,就是减少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中土地、人工、资本的投入,提高科技、人力资本和生态的比重,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发达国家的发展途径和模式,都有我们以资借鉴的地方。美国、加拿大等国应用大型农业机械和先进智能装备,使得农产品总量和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荷兰、日本等国致力于农业集约经营,主要采用节约型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技术、生物技术,实施精耕细作;法国、德国既重视农业的工业化,又注重农业集约经营,两者有机结合,通过农业制度变革发展现代农业。
人多地少的国家,通常通过发展节约型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应用来提高单产。
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式难以适应21世纪农业发展的需要,且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农业,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取得实质性进步。
中国不同地区农业资源禀赋差异大、农业科技应用不充分、农村劳动力数量大而素质低下和农业投入不足等客观现实,决定了要把中国农业生产急需的、适合中国生产要素发展水平及市场需求的关键技术作为科技研发与突破的主攻方向。
8月31日,农业部出台《实施农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工作方案》,提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瞄准制约竞争力提升的“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生态安全”三个短板,聚焦粮食、重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三类产业。农业部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求,拟选择17个产业:一是事关粮食安全的4个主要粮食产业,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二是事关国计民生的8个重要产业,包括棉花、油菜、糖料、生猪、奶业、蛋鸡、大宗蔬菜、马铃薯。三是具有特色和一定优势的5个主要产业,包括柑橘、苹果、茶叶、水产品、热带作物。
农业科技发展的商机
农业科技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而且包括农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技术。经济学家把农业技术进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生物化学性技术进步为主的模式;另一种是以机械化技术进步为主的模式。
生物化学性技术进步的速度有赖于农业生物化学性技术创新、推广和应用。这类创新成果大多数属于公共物品,而农业属于准公共性产业,“这就要求政府对每一个环节都要承担起投资和组织的大部分责任”,经济学家建议。农业机械化,使用机械动力代替传统的人畜力劳动,可大幅提高农耕生产效率,这也是适应土地流转、规模化农业的大趋势。
《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十三五”末,力争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多种形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40%。
现代农业的发展,科技的地位更加突出。《实施农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工作方案》提出,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以国家相关科技、推广和培训项目为支撑,联合企业、推广培训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多方力量,建立科技创新联合体,以县域为实施单元,开展定向合作、定向攻关、定向集成,创建节本降耗、绿色增产、提质增效和循环利用等技术模式,提高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6-11-14/261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