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30日,山东土秀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1.6%,虽说低于其既定目标25%的增长,更低于以往每年50%的增长率,但在今年农资低迷的市场行情下,这样的增长速度,还是让同行羡慕不已。这一喜人成绩是如何实现的?该公司总经理赵钦刚给出了答案——创新、坚持、研发、聚焦。
绿色农业的“刚需”
“作为一个行业的相对后来者,一定要创新,必须走差异化道路。”赵钦刚说。创业之前,赵钦刚是做农资销售的,对化肥、叶面肥、控释肥等有一定了解。2008年,他选择在山东创业。当时复合肥销售火暴,一些老厂扩大产能,也有不少新厂投产新的生产线。而赵钦刚认为既然进入得晚,就不能跟着人家屁股后面跑。所以土秀才转型进入农资行业时,避开了热门的复合肥,而选择了菌肥生产。
对于选择菌肥,赵钦刚解释说:“我想找到一个点,在这个行业能够长久地生存发展。从长远来看,微生物菌肥一定是发展的一个方向,这个领域有技术门槛也有销售门槛,对人、对企业都有一定的要求。利润率可观,但市场认知度极低,并不是农业种植的‘刚需’,只是当时的一个有益补充。量很少,在当时投入产出很不划算,所以大厂家不愿意做,小厂家做不明白。”
当时的生物菌肥卖不动,一是市场不成熟,市面上出现的菌肥产品鱼龙混杂,经销商和农民对菌肥认知度低,识别能力差。二是当时菌肥企业也不成熟,从产品研发到推广服务,与复合肥企业相比,菌肥企业在思路、规模、资金、营销、服务上都很落后。这时候,赵钦刚觉得生物菌肥恰恰是自己的机会,因为他坚信当时作物要增产,化肥是刚需;未来要发展绿色农业,提升作物品质,那么菌肥就是刚需。走差异化的路,在微生物菌肥这个新领域有一番自己的作为,这就是赵钦刚的选择。他要避开竞争激烈的红海,投资未来的蓝海。
逆境中不改初心
大多数人都能看到微生物菌肥的前景,认为其是一片蓝海,带着短期就想赚钱的目的进来,干着干着就不干了。但是土秀才和他们不同,它在困难中坚持下来了。“培育和发展新事物,说不难都是假话。”赵钦刚回忆创业之初总结说,“当时和我一样做菌肥的企业有不少,但很多后来就在市场上消失了。有一些企业用力推了一阵,发现菌肥不好做,就转型了。总之早期做微生物菌肥的企业成活率并不高。”
生物菌肥是一个巨大的金矿,但是要开采却极其困难,需要比一般传统肥料经历更漫长的过程。赵钦刚回忆说:“其实我当时也并不知道菌肥的水有多深,就是一个权威专家从概念、功能到机理、前瞻性等介绍这种肥料很有前景,听起来都很美好,所以我就相信了。幸运的是,在对菌肥认知越来越多的时候,在困难越来越多的时候,我还保留着一份愚钝和单纯。我认为成功需要具备两个要素,一个是保持饥饿,一个是保持愚钝,在浮躁的社会和市场面前,若是太聪明了,恰恰做不成事情。”
做农业还是需要一定的情怀,赵钦刚对微生物菌肥怀着憧憬和理想。所以这么多年来,土秀才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培育生物菌肥市场。不断举办培训班和论坛对经销商进行培训,让经销商给农民普及推广菌肥,让他们认知这个市场。在推广初期,菌肥确实成本高,回报率不高,但作为先行者,土秀才勇敢地承担起培育市场的责任和使命,这份坚持现在终于得到回报。
将菌肥功能最大化
做菌肥与复合肥最大的不同在技术上,原本是销售出身的赵钦刚广泛接触行业专家,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否定和创新,一步一步让自己成为微生物菌肥领域的专家。与此同时,整合行业专家资源,与先进的科研单位合作,扎实钻研微生物菌肥的技术。
做了几年菌肥后,赵钦刚有了自己的一些认知和感触:第一,生物菌肥必须要有技术含量,要有一个整体的配套工艺,这决定着产品的效果;第二,市场培育期、品牌、服务和推广至关重要。
做技术是需要花钱的,对于没有资源和资金实力的企业来说,非常难。所以很多小的生物菌肥企业,根本不做技术储备,这就是生物菌肥的门槛。要做研发,就需要发酵罐、实验室、技术人员等多方面的配套,还需要与高校合作。国内一些做微生物菌肥的企业,不培育优质菌种,不做技术研发,不更新换代产品,只是一味鼓吹自己的菌种多神奇,只把菌种当做嘘头而已。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6-11-10/261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