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不实报道层出不穷,究竟谁该为农民喊冤?


  农民要有充分表达自己诉求的权利和渠道。当农民提出一项政治、经济要求时,就是寻求利益表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推进农村的基层实施建设,更应推进农村的制度建设,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换句话说,利益表达就是农民或者有关利益关切主体向各级政府权力机构提出利益诉求,并期望其利益得到切实维护和保障的过程。我国当前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问题重重,表达渠道严重堵塞,很难真正起到传递农民利益诉求的作用,要改善这种状况,应当从利益表达的多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利益表达方法和机制。

  需要解决谁来替农民说话,农民怎么能表达和维护自身的切身利益。

  在我国,要树立农民的维权意识,农民的利益表达和维护有重大意义,涉及到农村稳定和产业发展,总的来看,中国农民的利益表达和维护应该引起重视,采取相应对策:

  一是提高农民的维权能力和主动性。比如教会农民掌握分辨虚假报道的方法,让农民维权成为主动、自觉的行为,形成长效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农民遇到虚假报道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上报,并投诉,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消除负面影响,从而不遭受损失。

  二是要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维权作用。以前,族长就是村民的信仰,他来维持乡村稳定。一户人家出现了重大变故,族长必然会出面处理。即便你遭受了难以克服的悲剧,他调动全族人出面帮忙,协调有关方,来解决问题。农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主任,其实一般是本村大家族的代表,就有一些族长的作用。随着发展经济,搞一村一品,有能力的村主任又当上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导,带领农民发展生产。这就是乡村的能人效应,他们在村里有很高的威信。那么,就应该发挥他们带领农民维权的作用,一方面及时给上级政府部门反应农民的呼声,另一方面为农民撑起法律的保护伞。

  三是挂靠各级农业部门的蔬菜、果品、茶叶、食用菌、农药、肥料、种子等协会要为行业维权服务。协会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为会员单位维权,与有关部门对话,帮助反映问题,聘请律师,提出诉求,甚至打官司,为行业避免遭受损失而撑腰,起到农会的一些作用。

  四是政府应该建立农民诉讼法律援助机制。帮助农民解决维权过程中的困难,树立农民维权意识,因为他们与新闻媒体、强势单位打官司,农民是弱者。

  五是要加大维权宣传力度。做好农民普法教育,解剖典型案例,制作法制科普作品,让农民学法、懂法、用法,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农业部门要加大科学技术普及和投入品监督管理力度,带头维护农民利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此同时,也要让记者知道,报道事件要事实真相清晰,实事求是,地点一定要具体,不能以点带面,不能扩大地域,如海南某个批发市场的西瓜,来源于哪个村种植户,而不能说海南省的西瓜。也让新闻媒体知道,对农产品的误报,损失极大,代价极高。

  六是政府要鼓励农民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权益。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不要什么都靠上访来解决问题,特别新闻媒体往往不在当地,他们的误报,引起产业的损失,农民的收益减少,当地政府难以挽回。那就得正确引导农民,帮助农民依靠法律来解决维权问题。比如一篇错误报道,可能损伤一个区域一个行业的利益,政府又不好出面,就要发挥有关机构的作用,组织农民来维护自己权益,保护产业的发展,让报道媒体公开认错,澄清事实,消除误导,赔偿损失。而不能遇见报道就去“灭火”,满足媒体不合理的要求,拿钱“堵枪眼”。结果不但滋长了不负责任的媒体虚假报道恶习,还鼓励其他媒体蜂拥而至,使火越烧越旺。

  七是新闻媒体对农业报道要谨慎。首先,在当前自媒体时代,微信、微博、短信发展很快,信息量大、及时发布、阅读群体广都是新媒体的特征,以至于每个人都可以干记者、编辑的事。所以,要制定法规,规范行为,谁发布谁承担责任,媒体播发、转发也要承担相应连带责任。其次,目前电视、广播、报刊许多媒体改为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主,追求收视率、听众率、发行量和广告量。在这新的形势下,新闻记者要严加管理,不仅要有业务水平,而且更要有正义、人品、公德。千万不要在不懂的情况下,不分是非地装扮成一个正义者。第三,政府应该鼓励新闻媒体揭露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假劣毒害问题,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要求报道要真实具体,信息可靠,数据准确,有科学依据,经得起打官司。第四,因为农业生产周期长,收获期短,拖延几天上市就变质腐烂。一篇错误报道,也许让农民损失上亿元,甚至几十亿元,任何一个新闻单位都承担不起这个责任。最好,媒体播发前征询农业部门或者权威专家的意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葡萄 草莓 检测 农民利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